[实用新型]一种受话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21015.1 | 申请日: | 2015-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2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晋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杰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受话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小型器件设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受话器。
背景技术
受话器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助听器等便携式电子设备,是 一种微小型器件。这种微小型器件在生产制作时,简化制作工艺是目前很 多生产厂商所追求的目标,制作工艺简化以后,不仅可以节约生产成本、 提高产品竞争力,而且可以缩短产品的生产时间,提高年产量。而制作工 艺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又是基于微小型器件本身的结构设计的,所以,优化 受话器的结构设计和制作工艺设计均是目前受话器生产厂商亟待解决的问 题。
目前,受话器普遍采用的结构是受话器内的所有器件都设置于外壳下 壳体内,例如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受话器,其振膜机构、中层隔板等都是与 外壳下壳体固定连接,在制作这类受话器时,需要将受话器内的所有器件 都先放入外壳下壳体内,最后再在外壳下壳体上面盖上外壳上壳体进行密 封。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在生产受话器时只能按照器件在受话器外壳内的 分布由下往上一件一件的组装器件,所以制作工艺繁琐且耗时,并且由于 在组装振膜机构时需要先保证之前组装的中层隔板等器件的组装精度,如 果产品在后期性能检测时发现有缺陷是由于前期组装的中层隔板等器件造 成的,那么需要产品整体拆装,所以调整起来非常不方便,考虑到人力等 成本因素,这类缺陷产品将会直接废弃,造成了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受话器结 构不利于简化制作工艺的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受话器,包括U型平衡电枢、动力传导棒、 振膜机构、中层隔板、外壳下壳体和外壳上壳体;
所述中层隔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外壳上壳体密封连接,所述中层隔板的 下表面与所述外壳下壳体密封连接;所述中层隔板和外壳下壳体用于提供 磁通路径;
所述U型平衡电枢包括两个平行臂,第一平行臂与外壳下壳体的底部 固定连接,第二平行臂悬空位于所述中层隔板和外壳下壳体所围成的第一 中空腔体内;
所述振膜机构位于所述中层隔板与所述外壳上壳体所围成的第二中空 腔体内;
所述动力传导棒穿过位于所述中层隔板上的第一通孔,所述动力传导 棒的一端与所述U型平衡电枢的第二平行臂的端部连接,所述动力传导棒 的另一端与所述振膜机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壳下壳体的底部包括一凹槽,所述U型平衡电枢的第 一平行臂位于所述凹槽内。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永磁体、第二永磁体和线圈;
所述第一永磁体位于所述U型平衡电枢的第二平行臂的上侧,所述第 二永磁体位于与所述第一永磁体相对位置的所述U型平衡电枢的第二平行 臂的下侧,在所述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旁、靠近所述U型平衡电枢第 二平行臂的位置处套设有所述线圈。
优选地,所述中层隔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供所述 第一永磁体置入。
优选地,所述外壳下壳体的底部包括一上凸起部,所述线圈位于所述 上凸起部上。
优选地,所述中层隔板包括一下凸起部,所述线圈位于所述下凸起部 上。
优选地,所述振膜机构包括振膜、弹片、活动框和固定框;
所述固定框与外壳上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活动框的一侧边框与所述固定框活动连接,与所述一侧边框相对 的所述活动框的另一侧边框与所述动力传导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振膜通过弹片与所述活动框连接。
优选地,所述中层隔板和外壳下壳体的材料均采用软磁材料。
优选地,所述U型平衡电枢的第一平行臂与外壳下壳体的底部固定连 接替换为:
所述U型平衡电枢的第一平行臂与所述中层隔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210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动主缸
- 下一篇:一种新型光纤下行接入光线路终端OLT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