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容器密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22361.1 | 申请日: | 2015-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0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邓再坤;王渝;李长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 |
代理公司: |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0 | 代理人: | 管宝伟 |
地址: | 550018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钽电解电容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容器密检装置。
背景技术
全密封固体钽电解电容器的应用范围广具有体积小、使用温度范围宽、寿命长、绝缘电阻高、漏电流小、可靠性高的特点。我们生产的固体钽电容器必须在一定的高温环境下,具有可靠的密封性以保证电容器的电参数稳定性,所以密检是固体钽电容器制造中一个重要检验环节。由于密检介质有浮油,需加热至135℃,在加温时有发生火灾的隐患;密检介质中还有水,需加热至85℃以上,而水加热至85℃以上会产生的气泡影响电容器密检结果的判别。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容器密检装置,该电容器密检装置通过采用加热管加热避免了明火加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同时在密检槽内设置气泡分隔网防止加热管加热时产生的气泡跑入电容器的检测区,解决了水加热至85℃以上会产生的气泡影响电容器密检结果的判别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容器密检装置,包括支撑脚、温控单元、气泡分隔网、加热管和密检槽,密检装置整体由支撑脚支撑;所述气泡分隔网分别于密检槽的两侧安装于密检槽内,所述气泡分隔网与密检槽的相邻内壁形成的空腔下部分别安装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一端于密检槽的外部与温控单元连接。
所述密检槽的底部设置有回收管。
所述温控单元为PID温控仪。
所述密检槽的侧壁和底面均设置有保温隔热层。
所述密检槽的内部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气泡分隔网为金属网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经过实际应用测试,达到设计要求,而且大大提高了密检做业的安全生产;解决了密检液自身产生气泡影响电容器密检结果的判别的问题,提高了密检做业的可靠性;密检装置的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人员的操作方便性,提高了一定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的剖面图;
图中:1-支撑脚,2-温控单元,3-气泡分隔网,4-保温隔热层,5-加热管,6-回收管,7-温度传感器,8-密检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电容器密检装置,包括支撑脚1、温控单元2、气泡分隔网3、加热管5和密检槽8,密检装置整体由支撑脚1支撑;所述气泡分隔网3分别于密检槽8的两侧安装于密检槽8内,所述气泡分隔网3与密检槽8的相邻内壁形成的空腔下部分别安装有加热管5,所述加热管5的一端于密检槽8的外部与温控单元2连接,所述温控单元2为PID温控仪。
所述密检槽8的底部设置有回收管6,所述密检槽8的侧壁和底面均设置有保温隔热层4,所述密检槽8的内部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7。
所述气泡分隔网3为金属网板。
由于全密封固体钽电容器密检液有浮油,在加温时有发生火灾的隐患,考虑到其生产过程的安全,所以其加热方式避免明火如电炉等。现采用在密检液内电加热管直接加热,其优点是无明火、安全、热损小固节约能源、减少密检槽体积。特别是节约能源,如采用其它间接加热,热源功率需增加1/3以上。
为解决用水做密检液时,水在加温时自身产生气泡,会对全密封固体钽电容器密检时产生误判的影响。由于加热管5表面温度较高,其表面产生大量的气泡,是密检液自身气泡的主要来源。在密检槽内用气泡分隔网3分隔出加热区与密检区,加热区的气泡在通过隔离网板时就会受到阻隔,甚至被压破,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密检液加温时自身产生气泡的问题。
在密检槽的整体设计上,由于密检做业是在高温下进行,设计上采用保温隔热处理,既保温节约能源、又有效的防止密检槽设备表面温度的升高,避免了人员被误接触烫伤。密检液温度控制,采用PID温控仪监控电加热,保证了在密检做业中密检液的恒温性;密检槽8还具有液位控制,当密检液蒸发剩余到设定下限时自动取消加热,有效防止密检液被蒸发完全后产生事故的隐患;密检槽自带密检液排放管,方便密检液的回收、更换、以及清洗密检槽时清洗废水排放。
经过实际应用测试,达到设计要求。而且大大提高了密检做业的安全生产;解决了密检液自身产生气泡影响电容器密检结果的判别的问题,提高了密检做业的可靠性;密检装置的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人员的操作方便性,提高了一定的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223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