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池底污泥清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22633.8 | 申请日: | 2015-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2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周航旭;周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金汉江精制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24 | 分类号: | B01D21/24 |
代理公司: |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 42107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431900 湖北省荆门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清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污水处理中污泥清除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精制棉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浸碱并蒸煮后的物料进行碾压和漂洗,在此碾压和漂洗的同时就会产生大量的工业碱性污水,这些污水必须经过科学处理后才能回用和排放。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最终需要将污泥沉集于专用的污水沉淀池内。目前传统的污泥清除方法是通过人工清除污泥,但这种清除方法不仅工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同时还会严重影响到污水处理的正常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阶段池底污泥清除装置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污泥清除速度快,无需人工参与,省工省时,还能保证污水处理正常进行的池底污泥清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池底污泥清除装置,它主要包括有横梁、提升驱动电机、提升转轴、提拉绳、行走驱动电机、支架、大架和刮泥铲,所述横梁的两端底部分别安装有行走轮,行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横梁上并与行走轮传动连接,所述提升转轴活动安装在横梁上,提升驱动电机固定在横梁上并与提升转轴传动连接,所述大架的上端通过支架活动安装在横梁上,刮泥铲固定安装在大架的下端,所述提拉绳的一端绕置在提升转轴上,另一端固定在大架上。
所述大架的下端还安装有支撑滚轮,该支撑滚轮与刮泥铲位于同一高度位置。
所述刮泥铲的横截面呈V型。。
所述横梁上还安装有护栏架。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2、污泥清除速度快,通过提升驱动电机控制刮泥铲的高度,通过行走驱动电机推动污泥,将池底的污泥推至池底的一端后采用污泥泵输送排除,整个污泥清除过程无需人工参与,省工省时,有效保证了污水处理的正常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池底污泥清除装置,它主要包括有横梁1、提升驱动电机2、提升转轴3、提拉绳4、行走驱动电机5、支架6、大架7和刮泥铲8,所述横梁1的两端底部分别安装有行走轮9,行走驱动电机5固定安装在横梁1上并与行走轮9传动连接,通过行走驱动电机5可以控制横梁1移动,所述提升转轴3活动安装在横梁1上,提升驱动电机2固定在横梁1上并与提升转轴3传动连接,所述大架7的上端通过支架6活动安装在横梁1上,刮泥铲8固定安装在大架7的下端,所述提拉绳4的一端绕置在提升转轴3上,另一端固定在大架7上,提升驱动电机2通过提拉绳4可以控制大架7底部刮泥铲8的高度,以方便来回清除污泥,为了有效保护刮泥铲8,在大架7的下端还安装有支撑滚轮10,该支撑滚轮10与刮泥铲8位于同一高度位置,刮泥铲8的横截面呈V型,为了方便检修和维护,在横梁1上还安装有护栏架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金汉江精制棉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金汉江精制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226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