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前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23834.X | 申请日: | 2015-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6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杨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安众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02 | 分类号: | B62K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任小鹏 |
地址: | 3017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车 前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配件,尤其是涉及一种自行车前叉。
背景技术
自行车或电动车是较为传统的交通工具,其具有方便快捷、节能环保的特点。自行 车和电动车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被使用,然而,近年来,自行车被盗问题越来越 成为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群众正常工作、生活和安全感的重大问题。近年来,随着“智能” 元素的流行,智能自行车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现有的所谓智能自行车通常是将手机、 GPS导航仪之类的智能设备通过支架支撑在车体上,连接结构的安全性、牢固性,以及 智能设备的安全性都存在很大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可用于隐藏、固定安装智能设备 的自行车前叉。
本实用新型为进一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自行车前叉,包括叉立管、 叉肩、内管、外管,所述叉立管垂直固装在叉肩的中间位置,所述叉立管的内部为中空 结构。在所述叉立管的中部位置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中心位置设有螺纹孔,用来固定 安装智能设备。
更进一步,所述底座材料为金属材料或塑料,所述底座与叉立管内壁通过焊接方式 或粘接方式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叉立管的上部侧壁上,开有一通孔,所述智能设备可通过所述通孔 与电动车电瓶直接相连,所述智能设备也可直接拆卸进行充电。
更进一步,所述叉立管上部为开口结构,设置一上盖,所述上盖紧密盖合于所述叉 立管顶部,用于隐藏和保护智能设备。
更进一步,所述上盖可通过一水平轴连接在所述叉立管上,通过竖直翻转开启/闭合, 所述上盖的直径略大于所述叉立管的外径,可防止雨水进入叉立管;
更进一步,所述叉立管的上部可设置一主锁座,所述上盖与主锁座相对应的位置设 置一副锁座,用于安装安全锁。
更进一步,也可在所述叉立管的上部设置螺纹,所述上盖为一螺纹盖,所述上盖与 所述叉立管通过螺纹旋转连接。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 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 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 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即在叉 立管内部设置一带有螺纹孔的底座,智能设备可直接固定安装在底座上,保证了智能设 备的可安全性。另外,在叉立管的顶部设置上盖,避免了智能设备通过支架支撑在车体 上易经受风吹雨淋而导致智能设备缩短使用寿命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前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叉立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中叉立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叉立管;2、叉肩;3、内管;4、外管;5、底座;6、螺纹孔;7、智能 设备;8、上盖;9、通孔;10、主锁座;11、副锁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 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 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 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自行车前叉,包括叉立管1、叉肩2、内管3、外管4,所 述叉立管1垂直固装在叉肩2的中间位置,所述叉立管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在所述叉 立管1的中部位置设有底座5,所述底座5的中心位置设有螺纹孔6,用来固定安装智能 设备7。所述底座5材料为金属材料,所述底座5与叉立管内壁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所述叉立管1的上部侧壁上,开有一通孔,所述智能设备7可通过所述通孔6与电动车 电瓶直接相连,所述智能设备7也可直接拆卸进行充电。所述叉立管1上部为开口结构, 设置一上盖8,所述上盖8紧密盖合于所述叉立管1顶部,用于隐藏和保护智能设备。所 述上盖8可通过一水平轴连接在所述叉立管1上,通过竖直翻转开启/闭合,所述上盖8 的直径略大于所述叉立管1的外径,可防止雨水进入叉立管。所述叉立管1的上部可设 置一主锁座10,所述上盖8与所述主锁座1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一副锁座11,用于安装 安全锁。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安众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安众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238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