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指触式心电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24625.7 | 申请日: | 2015-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7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竹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402 | 分类号: | A61B5/0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邓猛烈;潘登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触式心电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电检测仪技术领域,特别设计一种指触式心电检测仪。
背景技术
心电图(ECG或者EKG)是利用心电检测仪(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 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术,是临床上最常使用的检查心脏病的方 法之一。目前临床上采用的心电图检测设备,价格昂贵、体积庞大,尤其是需 要在事先约定的时间才能够检测;市面上虽然也有了可以携带的心电检测仪, 也是需要用多根导链连接并且需要贴在胸部多个部位才能检测。最关键的,心 血管疾病发病时点不确定,比如心慌、冒虚汗、心绞痛等现象就有可能是心血 管疾患的征兆,出现这些征兆时往往由于缺少随时可以取用的心电检测设备而 错过发现疾患的机会。及时检测、及早发现、及早预防和治疗是心脏健康管理 的客观要求。手机已经是一般人们必备的通信装置,利用手机的通信、计算、 显示功能以及随身携带的特点,指触式心电检测仪成为可能。现在市场上的指 触式心电检测仪,滤波功能和无线发送功能是通过两个独立的芯片完成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指触式心电检测仪,能够通过一个蓝牙通 信模组同时实现对心电信号的滤波和无线发送。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指触式心电检测仪,包括用于与第一手指接触采集心电信号的第一电 极片,用于与第二手指接触采集心电信号的第二电极片,用于对心电信号进行 放大的心电传感器和用于对心电信号进行滤波、发射的蓝牙通信模组;所述第 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与所述心电传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心电传感器的输 出端与所述蓝牙通信模组的输入端连接。
其中,所述蓝牙通信模组包括依次连接的用于消除直流偏移的高通滤波器、 用于准确估计并抑制干扰频率的自适应陷波器和用于降低白噪声的低通滤波 器。
其中,所述指触式心电检测仪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第一电极片的第一定位孔 和固定第二电极片的第二定位孔。
其中,所述指触式心电检测仪还包括纽扣电池,纽扣电池的输出端连接心 电传感器的电源输入端和蓝牙通信模组的电源输入端。
其中,所述指触式心电检测仪还包括控制电源通断的电源开关。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设置于指触式心电检测仪的外壳的表 面。
其中,所述外壳的侧面设置有USB插口。
其中,所述外壳的底面设置有用于与手机背面贴合的贴合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指触式心电检测仪,包括:用于与第一手指接触采 集心电信号的第一电极片(2),用于与第二手指接触采集心电信号的第二电极 片(3),用于对心电信号进行放大的心电传感器和用于对心电信号进行滤波、 发射的蓝牙通信模组;所述第一电极片(2)、第二电极片(3)与所述心电传感 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心电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蓝牙通信模组的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指触式心电检测仪具有的蓝牙通信模组可以同时实现对心电信号 的滤波和无线传输,得到准确的心电信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指触式心电检测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指触式心电检测仪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外壳,2.第一电极片,3.第二电极片,4.电源开关,5.USB插口,6.第一定 位孔,7.第二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参考图1和图2,一种指触式心电检测仪,包括用于与第一手指接触采集心 电信号的第一电极片2,用于与第二手指接触采集心电信号的第二电极片3,用 于对心电信号进行放大的心电传感器和用于对心电信号进行滤波、发射的蓝牙 通信模组;所述第一电极片2、第二电极片3与所述心电传感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心电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蓝牙通信模组的输入端连接。
检测室,第一电极片2、第二电极片3与人体无需通过导线连接,通过左右 手的两个手指分别接触电极片,即可完成指触式心电检测仪对人体的心电检测, 使用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竹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竹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246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新的竹材应用技术
- 下一篇:分离式全自动钻铆托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