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食品安全检测用智能筷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24749.5 | 申请日: | 2015-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1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念祖;郑逸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逸群 |
主分类号: | A47G21/10 | 分类号: | A47G2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品安全 检测 智能 筷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领域,涉及筷子,尤其涉及一种食品安全检测用智能筷子。
背景技术
食品安全是指“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生产和/或食用时不会对消费者造成损害的一种担保”。它主要集中在微生物危害、化学性危害、生物毒素、食品搀假等方面。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屡屡发生的“大肠杆菌O157”、“二恶英”、“农药残留”、“瘦肉精”、“苏丹红”等事件,使民众对食品安全忧心忡忡。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国际兽疫局(OIE)等组织制定了有关食品安全的检测方法,各国也纷纷出台了各种食品安全标准和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通用分析方法。
除去一些人为的因素,佐料的用量过多同样为影响到食品的安全,例如:食物含糖过多可能会导致人体胰岛素分泌过多、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引起人体内环境失调,进而促进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老年性白内障、龋齿、近视、佝偻病的发生;食物含盐过多不仅可以升高血压,同时还能使血浆胆固醇升高,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同时,高盐饮食会直接加重肾的工作量.如果人长期高盐饮食,最终会造成肾炎,肾虚、肾衰,水肿,萎缩等病症;味精的主要成份则是谷氨酸钠,人体在消化过程中能够将其分解出谷氨酸,谷氨酸在脑组织中经过酶的催化可以转变成为一种抑制性神经质,这种抑制性神经质就会使人体中各种神经功能处于抑制的状态,从而出现眩晕、头痛、嗜睡、肌肉痉挛等一系列的症状;嘌呤则是存在人体内的一种物质,主要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在作为能量供应、代谢调节及组成辅酶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身体未能将嘌呤代谢并从肾脏排出,这些物质会最终形成尿酸,并以结晶体积存体内。若有诱因引起沉积在软组织里的尿酸结晶释出,会导致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形成炎症。在海鲜,动物的肉的嘌呤含量都比较高,吃火锅时汤的表面那层白色的沫沫就含有很多嘌呤;酱油的食用过多同样为导致高血压的产生。
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标准方法精确,测定结果可靠,但同时也存在着检测时间较长、过程烦琐、成本高等不足,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日臻完善、微电子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实际应用领域的迫切要求,生物传感器作为一种多学科交叉的高技术,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灵敏度高、选择性、抗干扰能力强及响应快等优点的分析工具,目前已被应用于临床诊断、环境分析、以及大型食品检测应用中,然而,上述的检测只能在专门的场所进行检测,无法实际运用到家庭生活当中去,对人们的饮食安全的帮助微乎其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食品检测只能在专门的场所进行,无法应用到家庭生活中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准确检测食品含量且方便家庭使用的食品安全检测用智能筷子。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品安全检测用智能筷子,包括筷子本体,所述筷子本体为中空结构,所述筷子本体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识别元件、理化换能器、信号放大器、信号传输器,所述识别元件、理化换能器、信号放大器以及信号传输器之间电性连接,所述识别元件伸出筷子本体外。
作为优选,所述信号传输器的上方还设置有电源。
作为优选,所述识别元件与筷子本体之间活动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识别元件与筷子本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电源为可充电式电源,所述筷子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与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筷子本体的上方还设置有保护帽,所述保护帽与筷子本体之间活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信号传输器为无线信号传输器。
作为优选,所述电源为摇摆充电电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将生物传感器设置在筷子内,完成对食品含量的检测,同时,利用手机、电脑等终端来获取所需要的数据,最终判定食品的安全,进而解决了传统检测需要去指定场所检测的问题,使生物传感器真正的应用于家庭生活当中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食品安全检测用智能筷子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逸群,未经郑逸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247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