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的可拆卸微导丝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0924796.X 申请日: 2015-11-19
公开(公告)号: CN205145353U 公开(公告)日: 2016-04-13
发明(设计)人: 张海峰;董玉书;李京臣 申请(专利权)人: 张海峰
主分类号: A61M25/09 分类号: A61M25/09
代理公司: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代理人: 巫蓓丽
地址: 110016 辽宁省沈阳市沈水***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动脉 狭窄 支架 成形 中的 可拆卸 微导丝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的同轴交换技术领域,具体地 说,是一种用于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的可拆卸微导丝。

背景技术

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是由于脑供血动脉的狭窄所导致的血栓形成和栓子 脱落引起的脑动脉栓塞和脑梗死,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 原因之一.据国内外报道,20%~30%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直接发病原因是颈动 脉狭窄。因此,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主要目的之一是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的进一步 发展即脑梗死的发生;其二是解除颈动脉狭窄所引起的一系列脑缺血症状。

颈动脉狭窄的主要病因有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及纤维肌肉结构不良 等;其他病因如外伤、动脉扭转、先天性动脉闭锁、肿瘤、动脉或动脉周围炎、 放疗后纤维化等较少见。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和美国,月90%的颈动脉狭窄是由 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在我国中青年患者中,大动脉炎也是比较常见的疾病。颈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主要累及起始部及颈部外动脉分叉处。在粥样斑块的基础 上,可以产生附壁血栓和微栓子脱落;斑块内出血、纤维化和钙化引起狭窄进 行性加重;血管壁溃疡、夹层及动脉瘤形成产生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等病理变 化。最终导致颈动脉狭窄、闭塞及脑组织的缺血和梗死。

随着心脏科医生在经皮血管成形术和冠脉支架术方面取得成功,支架成 形术作为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一种措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由于颅 内血管特殊的迂曲、复杂、相对较为柔软的球囊,支架到达狭窄血管通常较为 困难。面对这一困难,该领域很多学者一直在进行着大量探索,随着冠脉支架 在结构和材料方面的发展,颅内动脉狭窄支架的设计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的同轴交换技术中最常见的器械之一为微导 丝,目前普通3米长微导丝在手术中的操作如下:首先2米长微导丝携微导管 通过颅内动脉狭窄处后,撤出2米微导丝,送入3米长微导丝,再撤出微导管, 同轴交换送入球囊或支架。操作过程繁琐,时间较长,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 块脱离引起脑梗塞。

中国专利申请:CN104161548A,公开了一种发明名称为“一种治疗动脉 闭塞病变的器具及其应用”的专利,申请日为2014年11月26日,该发明包 括血管超声导管、治疗微导管和治疗导丝;血管超声导管和治疗微导管并联为 一体;治疗导丝一部分位于治疗微导管内,另一部分从侧壁出口穿出治疗微导 管,治疗导丝与治疗微导管之间是通过活塞和活塞帽相互连接起来的。该发明 中,导丝的长度是不可改变的。

综上所述,用于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的导丝还有待研究和改进,并且一 种用于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的可拆卸微导丝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对用于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的微导 丝进行改进,设计一种用于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的可拆卸微导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颅内动脉狭窄 支架成形术中的可拆卸微导丝,包括2米长导丝部分和延长段,2米长导丝部 分与延长段的连接处设有螺纹,2米长导丝部分与延长段通过螺纹旋合相连。

所述的连接处2米长导丝部分的内侧设有内螺纹,连接处的延长段的外侧 设有与内侧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所述的可拆卸微导丝总长3米,连接处将可拆卸微导丝断开分为2米长导 丝部分和1米长的延长段。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可拆卸微导丝中2米长导丝部分可相当于普通2米长微导丝使 用,需要使用同轴交换技术时,将后面1米长部分通过螺纹结构相连,即可实 现同轴交换功能。这样不但节约材料,而且使用同轴交换技术时省略了撤出导 丝后再次送入长微导丝的操作步骤,节省了时间,降低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 离引起脑梗塞的风险。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微导丝的结构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微导丝连接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2米长导丝部分2.延长段3.连接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海峰,未经张海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247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