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的换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25397.5 | 申请日: | 2015-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4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黄开锋;赵吉峰;许刚位;陈至坚;张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瑞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9/04 | 分类号: | H01R39/0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地址: | 31519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换向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改良的换向器,特别是一种带凹槽的钩型换向器。
背景技术
换向器俗称整流子,是直流永磁串激电动机上为了能够让电动机持续转动下去的一个部件。换向器安装在电机上再配以电刷能够将外加直流电源转换为电枢线圈中的交变电流,使电磁转矩的方向恒定不变。
换向器是由多个换向片按照圆形轨迹合围形成的一个圆柱型部件,换向片分别连接转子上的每个抽头。换向器按照其形状结构可分为平面型换向器、槽型换向器、钩型换向器等。在电机转子的实际生产中,钩型换向器使用得较为广泛,钩型换向器中的换向片一端反向弯折延伸形成钩部,生产时需要将漆包线绕接在换向器的钩部上并压钩,然后进行后续的点焊等工艺过程。
换向器绕线作为电机转子生产的五大重点工艺之一,大多数的换向器采用普通的钩部设计,在生产转子时,使用特种材质漆包线进行绕线并压钩,容易出现断线的现象,产品报废率较高。此外,漆包线在这样的结构上进行绕线、压钩之后,在后续的点焊等加工过程中,由于结构上的缺陷,也容易发生虚焊、漆包线断裂的现象。
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换向器结构上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设计合理、绕线质量高且接触良好的改良的换向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设计合理、绕线质量高且接触良好的改良的换向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良的换向器,包括:
本体;
换向片,设置为多个且环绕本体外周侧面均匀分布,换向片的一端向外弯折延伸形成钩部且该钩部与换向片合围形成耳状结构,在该弯折处开设有用于放置漆包线的凹槽。
在上述的一种改良的换向器中,所述凹槽位于钩部与换向片外侧面之间,且钩部与换向片之间的夹角呈锐角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改良的换向器中,所述凹槽包括位于钩部上的第一压紧面、位于换向片上的第二压紧面以及位于凹槽底部的弧面,所述弧面位于第一压紧面与第二压紧面之间且弧面两侧分别平整过渡至第一压紧面、第二压紧面。
在上述的一种改良的换向器中,在同一横截面上,第一压紧面的长度小于第二压紧面的长度。
在上述的一种改良的换向器中,在钩部上还设有与第一压紧面垂直设置的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位于第一压紧面远离弧面一侧且第一台阶面与第一压紧面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改良的换向器中,在换向片上还设有与第二压紧面垂直设置的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二台阶面位于第二压紧面远离弧面一侧且第二台阶面与第二压紧面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改良的换向器中,当钩部压紧在换向片外侧面上时,漆包线的外周侧面分别与第一压紧面、第二压紧面以及弧面紧密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凹槽的设置能够减小在压钩时钩部以及换向片对漆包线的压力,漆包线不易断线,成品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压钩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0、本体;20、换向片;30、钩部;40、漆包线;50、凹槽;51、第一压紧面;52、第二压紧面;53、弧面;54、第一台阶面;55、第二台阶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改良的换向器包括:
本体10;
换向片20,设置为多个且环绕本体10外周侧面均匀分布,换向片20的一端向外弯折延伸形成钩部30且该钩部30与换向片20合围形成耳状结构,在该弯折处开设有用于放置漆包线40的凹槽50。
现有的钩型换向器,大多数采用普通的钩部30设计,即换向片20一端反向弯折延伸形成钩部30,换向片20的外侧面平滑过渡到钩部30,这样的结构在对漆包线40进行绕线并压钩(将钩部30压紧至换向片20的外侧面)时,钩部30以及换向片20对漆包线40的压力较大,容易出现断线的现象,产品报废率较高。
此外,漆包线40在这样的结构上进行绕线、压钩之后,在后续的点焊等加工过程中,由于结构上的缺陷,也容易发生虚焊、漆包线40断裂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瑞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瑞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253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剥皮机
- 下一篇:用于电路板的拔起机构、电路板和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