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力分散U型回收锚索承载体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26121.9 | 申请日: | 2015-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2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林振德;陈云彬;陈泱;黄清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 分散 回收 承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锚索承载体,尤其涉及一种压力分散U型回收锚索承载体。
背景技术
预应力锚索技术是岩土工程中运用于基坑、边坡稳定等拉锚支护方式的重要 手段。按受力机理可分为拉力分散型和压力分散型锚索。在较长的拉力分散型锚 索受力研究中发现,拉力分散型锚索其受力沿锚索方向体现为前端受力大,后端 受力小的不均匀分布,因此一般适用于拉拔力要求较小、不考虑钢绞线回收的支 护工程。压力分散型锚索,一方面由于将受力单元均匀分布于不同深度土层,受 力更趋合理,通过多个单元组合,从而提高锚索拉拔力;另一方面由于全国各地 陆续对锚索超红线支护要求采用可拆芯锚索技术,基于目前可拆芯锚索技术均采 用压力分散型锚索为基础,因此压力分散型锚索的应用越来越多。
压力型锚索一般采用无粘结钢绞线或对粘结钢绞线采取隔离措施,通过锚头 承压板将钢绞线拉力转化为对承压板前端承载体的压力,再通过注浆体与孔壁周 围土体的摩阻力将该压力传递于土体中,从而实现拉拔功能。但是,实际工程应 用中由于承载板后端浆液常常未注饱满或容易夹杂泥块,造成承载体强度达不大 设计要求,承载体被压坏,从而产生较大锚头位移,拉拔力下降,锚索失效。实 际工程出现类似问题屡见不鲜,不同的施工队伍,施工质量参差不齐,施工质量 较难保证,从而制约了压力型锚索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力分散U型回收锚索承载体,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 压力型锚索所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力分散U型回收锚索承载体,包括两个固定座(10)和多根传力杆(20); 该每一个固定座(10)都包括一个圆形的承载板(11)和一个半圆形的固定板(12), 该固定板(12)弦面固接在承载板(11)端面;该固定板(12)的弧形面凹设有 自弧形面一端延伸至弧形面另一端且截面为U形的第一凹槽(121),该承载板(11) 回转面凹设有两个径向对称且贯穿承载板(11)两端面且截面为U形的第二凹槽 (111),其中两个固定座(10)中至少有一个固定座(10)的该两个第二凹槽(111) 分别和第一凹槽(121)的两端口对齐;该多根传力杆(20)都固接在两个固定座 (10)的承载板(11)之间。
一实施例之中:该两个固定座(10)中:一个固定座(10)的该两个第二凹 槽(111)分别和第一凹槽(121)的两端口对齐,另一个固定座(10)的该两个 第二凹槽(111)相对第一凹槽(121)对称布置;该两个固定座(10)的第一凹 槽(121)对齐。
一实施例之中:该承载板(11)和固定板(12)都为钢制板。
一实施例之中:该传力杆(20)为螺纹钢筋。
一实施例之中:该两个固定座(10)前后布置,该固定板(12)的弦面固接 在承载板(11)的前端面;该传力杆(20)前端固接在一位于前侧的固定座(10) 的承载板(11)的后端面,该传力杆(20)后端固接在一位于后侧的固定座(10) 的承载板(11)的前端面。
一实施例之中:该承载板(11)的圆形半径和固定板(12)的半圆半径相等; 该固定板(12)沿承载板(11)的径向布置固接在承载板(11)。
一实施例之中:该多根传力杆(20)沿承载板(11)的轴线周向阵列布置。
一实施例之中:该承载板(11)设一贯穿承载板(11)两端面且轴线重合承 载板(11)轴线的圆形通孔(112);该固定板(12)之弦面凹设一贯穿固定板(12) 之两端面的第三凹槽(122),该第三凹槽(122)开口大于并包围圆形通孔(112) 端口。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固定座包括圆形的承载板和半圆形的固定板,固定板弦面固接在承载板端面, 固定板弧形面凹设有U形的第一凹槽,承载板回转面凹设有两个径向对称U形的 第二凹槽,该两个第二凹槽分别和第一凹槽的两端口对齐,多根传力杆都固接在 两个固定座的承载板之间,制作简单、受力合理、施工质量容易保证,能解决传 统承载体承压板后端注浆体质量差,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而被压坏,致使锚索产 生过大变形甚至破坏的现象。
一个固定座的该两个第二凹槽分别和第一凹槽的两端口对齐,另一个固定座 的该两个第二凹槽相对第一凹槽对称布置,方便装配固接传力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未经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261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混凝土对撑的地下室支护构造
- 下一篇:三头共振振冲器施工定位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