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水减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26538.5 | 申请日: | 2015-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2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马德强;陈云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12 | 分类号: | E02D31/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减浮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地下室抗浮问题是建筑领域中地下建筑物建设必要考虑的问题。现在的 抗浮设计大多采用抗浮锚杆方式和常规排水减浮方式。抗浮锚杆方式存在有施工 周期较长、造价较高的缺点。常规排水减浮方式是采用坑底集水、机泵外排方式 实现减浮,它存在有系统构造复杂,需一定维护成本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水减浮结构,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排水减浮结构所 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排水减浮结构,包括地下建筑物(10)、较高自然地面(20)和较低自然 地面(30),该地下建筑物(10)位于较高自然地面(20)和较低自然地面(30) 之间,还包括一设在地下建筑物(10)基底的盲沟(40)和至少一排水管(50), 该盲沟(40)内填设有排水垫层(60),该排水管(50)设在较低自然地面(30) 内,该排水管(50)一端接通较低自然地面(30)内的市政排水系统,该排水管 (50)另一端能接通盲沟(40)。
一实施例之中:该盲沟(40)包括一位于地下建筑物(10)之下的水平段(43) 和分别连接且接通水平段(43)两端的第一纵向段(41)及第二纵向段(42),该 第一纵向段(41)位于较高自然地面(20)内,该第二纵向段(42)位于较低自 然地面(30)内,该排水管(50)另一端能接通第二纵向段(42)。
一实施例之中:该第二纵向段(42)高于第一纵向段(41),该排水管(50) 水平布置,该第二纵向段(42)顶端连接且接通排水管(50)另一端。
一实施例之中:该第一纵向段(41)和第二纵向段(42)都竖直设置且都靠 接在地下建筑物(10)。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利用较高自然地面和较低自然地面的场地高低差,地下水能渗透至排水垫 层及盲沟内,再通过排水管将地下水接入市政管网,它能起到排水减浮效果,构 造简单,施工周期短,维护方便,有效减少抗浮锚杆数量,经济效益可观。
2、盲沟之两侧分别接通有第一纵向段及第二纵向段,排水管另一端能接通第 二纵向段,排水减浮效果佳。
3、第二纵向段高于第一纵向段,排水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排水减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地下 水渗透、水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一种排水减浮结构,包括地下建筑物10、较高自然地面20和较 低自然地面30,该地下建筑物10位于较高自然地面20和较低自然地面30之间, 上述的较高自然地面20和较低自然地面30是针对二者高度对比而定义而得。
排水减浮结构还包括一设在地下建筑物10基底的盲沟40和一排水管50,该 盲沟40包括一位于地下建筑物10之下的水平段43和分别连接且接通水平段43 两端的第一纵向段41及第二纵向段42,该盲沟40内填设有如砾石等的排水垫层 60。该第一纵向段41位于较高自然地面20内,该第二纵向段42位于较低自然地 面30内,该第一纵向段41和第二纵向段42都竖直设置且都靠接在地下建筑物 10,该第二纵向段42高于第一纵向段41。
该排水管50水平设置在较低自然地面30内。该排水管50一端接通较低自然 地面30内的市政排水系统,该排水管50另一端连接且接通第二纵向段42顶端。 上述的第二纵向段42中至少上部分构成接通盲沟和排水管50的竖直管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 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 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未经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265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