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用普通镗床加工环形密封槽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27067.X | 申请日: | 2015-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7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鲁士兵;吴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江峡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6 | 代理人: | 彭娅 |
地址: | 443209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普通 镗床 加工 环形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采用普通镗床加工环形密封槽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冶金设备制造领域,对各种零件的焊接、加工、装配要求均比较高。特别是冶金设备大部分都需要通水冷却,因此对零部件的密封性能要求较高。由于零件上环形密封槽较多,参见图3、4中所示,此类零件一般采用数控机床编程加工,但是针对数显等老式镗床而言,如果不采取方法就无法加工,即使改造的数控设备,由于主轴转数一般只有400~600r/min,无内冷系统,切削速度较低,采用立铣刀加工也非常慢。普通改造的数控镗床加工,机床主轴转数通常在400~600r/min,而且没有内冷系统,采用直径7mm的硬质合金立铣刀加工,切削深度1mm,进给速度30mm/min,加工图3、4所示一个环形密封槽所需时间约为35min,加工整个零件上39个环形密封槽所需时间为1365min,约22.75小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普通镗床加工环形密封槽的装置,能够采用普通镗床加工环形密封槽,且能够提高加工效率,并能够通过调节适应不同半径的环形密封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普通镗床加工环形密封槽的装置,包括镗杆,刀具偏心固定安装在镗杆上,刀具的轴线与镗杆轴线平行,刀具的偏心距与零件端面上环形密封槽的半径相同。
刀具与二次转接镗杆固定连接,二次转接镗杆穿过镗杆的固定孔,被第二紧固螺钉固定。
二次转接镗杆的轴线与镗杆的轴线垂直。
刀具穿过二次转接镗杆的固定孔,被第一紧固螺钉固定;
刀具的轴线与二次转接镗杆的轴线垂直;
二次转接镗杆穿过镗杆的固定孔,被第二紧固螺钉固定;
二次转接镗杆的轴线与镗杆的轴线垂直。
镗杆直径小于环形密封槽内的通孔的直径。
一种采用普通镗床加工环形密封槽的装置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调节将镗杆的旋转中心与环形密封槽内通孔的轴心对齐;
二、根据环形密封槽的半径定位刀具的位置;
三、启动机床主轴开始加工,由机床主轴进给;
通过以上步骤实现采用普通镗床加工环形密封槽。
在保证切削深度的同时尽量减小刀具夹持位置距刀刃的长度。
主轴转数设为12~15r/min。
进给量0.1±0.02mm/r。
刀具为白钢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采用普通镗床加工环形密封槽的装置,通过采用将刀具偏心固定的方式,能够方便快速地加工通孔周围的环形密封槽。适用于利用普通镗床,即非数控镗床加工环形密封槽,利用此类装置可以在数显非数控镗床,甚至普通镗床上完成环形密封槽的粗、精加工。通过将主轴旋转转换成环形密封槽的切削,而且切削半径可调,再通过机床主轴沿着Z轴进给,从而实现环形密封槽,的加工,有效解决此类零件对大型数控机床设备的要求限制,并且可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另一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3为零件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剖视示意图。
图中:机床主轴1,镗杆2,刀具3,机床4,环形密封槽5,零件6,二次转接镗杆7,第一紧固螺钉8,第二紧固螺钉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中,一种采用普通镗床加工环形密封槽的装置,包括镗杆2,刀具3偏心固定安装在镗杆2上,刀具3的轴线与镗杆2轴线平行,刀具3的偏心距与零件6端面上环形密封槽5的半径相同。由此结构,通过机床主轴1的旋转配合Z轴进给,即可加工零件6端面上通孔周围的环形密封槽5。本例中的刀具3为白钢刀,四方尺寸为7mm×7mm。
优选的方案如图2中,刀具3与二次转接镗杆7固定连接,二次转接镗杆7穿过镗杆2的固定孔,固定孔通常为方形通孔,在与固定孔垂直的位置设有螺孔通孔,第二紧固螺钉8'穿过螺孔通孔将二次转接镗杆7固定。
二次转接镗杆7的轴线与镗杆2的轴线垂直。由此结构,能够方便地根据环形密封槽5的半径调节刀具3的位置,以适应不同半径的环形密封槽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江峡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宜昌江峡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270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