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防侧翻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27626.7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2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韩雪雯;何锋;陈江生;刘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G17/016 | 分类号: | B60G17/016;B60G17/033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25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防侧翻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防侧翻控制系统,属于车辆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作曲线运动产生的侧翻是汽车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由于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以及汽车产生侧翻之前驾驶员没有任何具体的征兆,一旦发生侧翻事故将造成较大的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因此对汽车侧翻性能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提供一种车辆防侧翻控制系统是提高道路安全和减少交通事故的主要手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防侧翻控制系统,根据车辆重量、车速以及弯道信息主动调节车辆悬架的刚度,防止车辆侧翻实现平稳转向,安全性高,以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车辆防侧翻控制系统,包括车辆上的悬架刚度调节装置,所述悬架刚度调节装置的控制开关连接至车辆的ECU控制单元,还包括设置在弯道入口处的车辆动态称重装置、车辆测速装置以及设置在弯道处的处理器,所述车辆动态称重装置和车辆测速装置连接至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集成设置有存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无线发射模块,所述发射模块与设置在车辆上的无线接收器通讯连接,所述无线接收器连接至所述ECU控制单元。车辆动态称重装置和车辆测速装置用于测量经过该弯道处车辆的重量以及速度并上传至处理器,处理器中的存储模块存储有车辆的信息以及该弯道的信息。
优选的,所述悬架刚度调节装置采用空气弹簧。
优选的,所述车辆动态称重装置与处理器采用无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车辆测速装置与处理器采用无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根据通过弯道处的车辆重量、车速以及弯道信息,主动调节车辆悬架的刚度,获得车身两侧高度调节,实现车身两侧的车桥受力平衡调节,从而避免在弯道转向的情况下转向发生侧翻,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介绍:
一种车辆防侧翻控制系统,包括车辆上的悬架刚度调节装置6,所述悬架刚度调节装置6的控制开关连接至车辆的ECU控制单元5,还包括设置在弯道入口处的车辆动态称重装置6、车辆测速装置2以及设置在弯道处的处理器3,所述车辆动态称重装置6和车辆测速装置2连接至处理器3,所述处理器3集成设置有存储模块7、数据处理模块8以及无线发射模块9,所述发射模块9与设置在车辆上的无线接收器1通讯连接,所述无线接收器1连接至所述ECU控制单元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悬架刚度调节装置6采用空气弹簧,所述车辆动态称重装置与处理器采用无线连接,所述车辆测速装置与处理器采用无线连接。
上述车辆动态称重装置6和车辆测速装置2分别用于测量经过该弯道处车辆的重量信息以及速度信息,并将测量到的数据信息上传至处理器3。处理器3中集成的存储模块7存储有车辆的信息以及该弯道的信息,车辆信息包括车辆的轴距、轮距、高度等信息,弯道信息包括该弯道的曲率、长度等信息。所述悬架刚度调节装置6采用空气弹簧,空气弹簧具有优良的非线性硬特性以及变刚度特性,用在车辆悬架上可实现车身高度的自动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车辆经过弯道进行转向时,首先车辆动态称重装置6和车辆测速装置2测量得到经过该弯道处车辆的重量信息以及速度信息,并将测量到的数据信息上传至处理器3,处理器3结合存储模块7中存储的车辆信息以及弯道信息,通过数据处理模块8计算分析出车辆通过该弯道时车辆的重心,并将计算分析结果通过无线发射模块9发送至车辆上的无线接收器1最终传输至ECU控制单元5,ECU控制单元5根据所接收到的重心数据对悬架刚度调节装置6进行调节,主动调节车辆悬架的刚度,获得车身两侧高度调节,实现车身两侧的车桥受力平衡调节,从而避免在弯道转向的情况下转向发生侧翻。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276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后扭力梁纵臂
- 下一篇:一种汽车悬架系统振动能量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