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及铜合金半连续铸造用石墨浇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27646.4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4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冉绍兵;孙武林;温晓瑛;赵俊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03 | 分类号: | B22D11/103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李迎春;李子健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合金 连续 铸造 石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及铜合金半连续铸造用石墨浇管。
背景技术
目前,铜及铜合金扁锭普遍采用半连续铸造方式生产,均通过石墨浇管向结晶器内注流,浇管形状一般为直通型或Y型,直通型适合于生产圆形铸锭,Y型适合于生产铸锭截面宽厚比不大于1.5:1的扁锭,对于铸锭截面宽厚比更大的扁锭,Y型浇管不能满足工艺和质量要求,铸锭因热量分布与铸锭截面形状不匹配,极易产生表面漏挂、内部气孔和裂纹等缺陷,影响加工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解决Y型浇管生产铜及铜合金扁锭容易产生表面漏挂、内部气孔和裂纹等缺陷问题的铜及铜合金半连续铸造用石墨浇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来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铜及铜合金半连续铸造用石墨浇管,其特征在于其石墨浇管的结构包括:
直浇管,该直浇管的上端通过连接装置与炉头连接,下端带有外螺纹;
三通头浇管,该三通头浇管为倒“T”字型浇管,三通头浇管的垂直管部分的管头内侧带有直浇管下端带有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三通头浇管与直浇管螺纹联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铜及铜合金半连续铸造用石墨浇管,其特征在于其三通头浇管的两端下方为楔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铜及铜合金半连续铸造用石墨浇管,其特征在于其三通头浇管的垂直管部分的管内侧高级有排气缝。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铜及铜合金半连续铸造用石墨浇管,由直通部分和三通头两部分组成,二者通过螺纹连接,可分开独立更换。三通头两端下部为楔形结构,上端设计有排气缝,使铜液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分布均匀且与铸锭截面形状匹配,消除因热量分布不均产生的铸锭表面漏挂、内部气孔和裂纹等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铜及铜合金半连续铸造用石墨浇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铜及铜合金半连续铸造用石墨浇管,其石墨浇管的结构包括:直浇管1,该直浇管的上端通过连接装置与炉头连接,下端带有外螺纹2;三通头浇管3,该三通头浇管为倒“T”字型浇管,三通头浇管的垂直管部分的管头内侧带有直浇管下端带有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5;三通头浇管与直浇管螺纹联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铜及铜合金半连续铸造用石墨浇管,其三通头浇管的两端下方为楔形结构;其三通头浇管的垂直管部分的管内侧高级有排气缝4。
使用时,直浇管上端通过连接装置与炉头连接,接收来自炉体内的铜液,下端通过螺纹与三通头浇管连接,并调整旋转角度,使其与铸锭截面形状匹配。直通部分与三通头的螺纹配合长度、铜液入口孔径和铜液分流出口孔径必须匹配,以保证注流顺畅,防止浇管堵塞。三通头两端下部的楔形结构和上部的排气缝主要作用是防止铜液凝固成型过程中铸锭中心出现排气死区,产生内部气孔或裂纹。通过调整三通头两端楔形结构的长度,可以实现热量分布与铸锭截面形状匹配,消除因热量分布不均产生的表面漏挂缺陷。
铜液由直浇管进入三通头浇管铜液口,通过铜液分流出口进入结晶器。直浇管和三通头浇管T型可以实现直通部分与三通头独立更换,操作简单,降低消耗。铜液从炉头经由浇管直通部分进入三通头,并向两端均匀分流后注入结晶器。T型三通头两端下方设计为楔形结构,上方有轴向排气缝,便于铜液在冷却成型过程中铸锭截面中间部位的气体顺利排出。三通具体尺寸可根据铸锭规格进行匹配化制作,达到消除铸锭表面漏挂和内部气孔、裂纹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276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泡沫铝半连续化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丝锥缩柄高效锻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