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舶机舱综合监控报警远程通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28046.X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60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之民;陈松涛;高萍;李治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赛尔尼柯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机舱 综合 监控 报警 远程 通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舶机舱综合监控报警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机舱综合监控报警系统的远程通信电路,属于船舶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船舶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互联网及各种通信技术的发展为设备远程联网带来新的契机,在设备联网的基础上,远程监控、远程诊断及维护的实现成为可能。本实用新型利用IPSEC协议将互联网技术与船舶机舱自动化结合在一起,通过监管目标船现场船舶机舱综合监控报警系统(AMS),对船舶运行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将检测到的数据,通过IPSEC隧道利用4G网络无线传输方式将船舶自动化数据传送到岸上船舶管理公司数据库服务器,然后利用上位机与数据库互访实现岸上AMS系统再现,使得船舶管理公司能够有效地查询监管船舶在运营中的情况,形成对监管船舶的远端技术支援,通过查询船舶关键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辅助指导船员对关键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满足岸-船之间的各项事务的查询、数据交换与辅助决策,统筹指导营运船舶的运行,形成船岸一体化船舶智能化综合管理体系的技术平台,提升船舶的营运安全,是一种理想的船舶远端自动化监控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机舱综合监控报警远程通信系统,为实现船-岸之间信息、数据的远程传输提供通信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船舶机舱综合监控报警远程通信系统,包括监控中心PC1、固定IP的Cisco路由器2、VPN工业路由器3、船舶机舱综合监控报警系统4,所述监控中心PC1与固定IP的Cisco路由器2连接,所述固定IP的Cisco路由器2通过Internet网络与VPN工业路由器3通信连接,所述VPN工业路由器3与船舶机舱综合监控报警系统4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船舶机舱综合监控报警远程通信系统,其中监控中心PC1为工控机。
前述船舶机舱综合监控报警远程通信系统,其中固定IP的Cisco路由器2为支持IPSECVPN的路由器。
前述船舶机舱综合监控报警远程通信系统,其中固定IP的Cisco路由器2的型号为2911/K9。
前述船舶机舱综合监控报警远程通信系统,其中VPN工业路由器3的型号为IR900-GE。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船舶机舱综合监控报警,开发船舶机舱综合监控报警系统远端再现技术,为实现岸-船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硬件设备,将船舶运行状态实时反映到监控中心PC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船舶机舱综合监控报警远程通信系统,包括监控中心PC1、固定IP的Cisco路由器2、VPN工业路由器3、船舶机舱综合监控报警系统4,所述监控中心PC1与固定IP的Cisco路由器2连接,所述固定IP的Cisco路由器2通过Internet网络与VPN工业路由器3通信连接,所述VPN工业路由器3与船舶机舱综合监控报警系统4连接,所述船舶机舱综合监控报警系统4包括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采集模块、隔离模块、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所述监控中心PC1为工控机;固定IP的Cisco路由器2为支持IPSECVPN的路由器,型号为2911/K9;所述VPN工业路由器3的型号为IR900-GE。Internet网络为4G移动网络。
船舶机舱综合监控报警系统由监控中心PC配合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及各种采集模块,传感器组件实现数据采集分析,并通过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实现系统的网络集成、硬件集成、数据集成,通过IPSEC隧道利用4G网络无线传输方式将机舱综合监视报警系统数据发送到公司数据库服务器,通过公司端监控中心系统软件,实现船舶远程AMS系统再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赛尔尼柯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镇江赛尔尼柯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280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用途伸缩环套防滑落手机后壳
- 下一篇:蓝牙保密通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