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蒸发器输出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31911.6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9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俞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双辉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0 | 代理人: | 许天易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市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蒸发器 输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蒸发器输出管。
背景技术:
蒸发器是制冷四大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件,低温的冷凝“液”体通过蒸发器,与外 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气”化吸热,达到制冷的效果。蒸发器输出管是用来传输制冷媒介, 将制冷媒介传输到冷凝器中,使制冷媒介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循环传输,达到制冷的目 的。传统的蒸发器输出管结构都是固定的,不但占用大量的空间,而且不能根据使用时的实 际情况改变输出管的形状,在使用时存在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 变管道形状,并且能够加以固定的新型蒸发器输出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蒸发器输出管,包括旋转连接管和分流输出管,所述旋转连接管和分流 输出管通过双向自封接头相连;所述旋转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 和第四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均通过旋转接头依 次相连;所述第一连接管上安装有密封接头,所述第四连接管通过双向自封接头与分流输 出管相连;所述分流输出管上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安装有束紧带,所述束紧带上安 装有卡接头,所述旋转接头上安装有与所述卡接头相匹配的卡接座;所述分流输出管上还 安装有分流支管和接水盘。
所述束紧带上安装有3个卡接头,相邻2个所述卡接头之间的束紧带上均安装有收 线盘。
所述分流支管和接水盘对称安装在分流输出管的两侧。
所述旋转连接管和分流输出管的外表面上均镀有彩锌层。
所述分流输出管远离旋转连接管的一端上安装有密封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蒸发器输出管,旋转连接管能 够通过旋转接头进行旋转,从而根据需求改变输出管的形状;分流输出管上安装有束紧带, 束紧带上的卡接头可以和旋转接头上的卡接座卡接固定,从而对改变形状后的旋转连接管 加以固定,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蒸发器输出管,包括旋转连接管1和分流输出管2,所述旋转 连接管1和分流输出管2通过双向自封接头3相连。双向自封接头3同时具有阀门和接头的作 用,能够实现输出管的手动通断。所述旋转连接管1包括第一连接管11、第二连接管12、第三 连接管13和第四连接管14,所述第一连接管11、第二连接管12、第三连接管13和第四连接管 14均通过旋转接头4依次相连。旋转接头4能够使内部介质通过,而且能够根据需要旋转移 动。所述第一连接管11上安装有密封接头5,所述第四连接管14通过双向自封接头3与分流 输出管2相连。
所述分流输出管2上安装有固定座6,所述固定座6上安装有束紧带7,所述束紧带7 上安装有卡接头71,所述旋转接头4上安装有与所述卡接头71相匹配的卡接座41。所述束紧 带7上安装有3个卡接头71,相邻2个所述卡接头71之间的束紧带7上均安装有收线盘72。收 线盘72能够根据需要改变相邻2个卡接头71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好的对旋转连接管1进行固 定。
所述分流输出管2上还安装有分流支管21和接水盘8。所述分流支管21和接水盘8 对称安装在分流输出管2的两侧。所述旋转连接管1和分流输出管2的外表面上均镀有彩锌 层9,彩锌层9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够提高蒸发器输出管的使用寿命。所述分流输出管2 远离旋转连接管1的一端上安装有密封盖81,密封盖81可以在分流输出管2需要检修时打 开,便于分流输出管2的清理和维修。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蒸发器输出管,旋转连接管能够通过旋转接头进行旋转,从 而根据需求改变输出管的形状;分流输出管上安装有束紧带,束紧带上的卡接头可以和旋 转接头上的卡接座卡接固定,从而对改变形状后的旋转连接管加以固定,十分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双辉制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双辉制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19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