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发器保温输出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32100.8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8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俞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双辉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02 | 分类号: | F16L59/02;F25B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0 | 代理人: | 许天易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市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发器 保温 输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发器保温输出管。
背景技术:
蒸发器是制冷四大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件,低温的冷凝“液”体通过蒸发器,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气”化吸热,达到制冷的效果。蒸发器输出管是用来传输制冷媒介,将制冷媒介传输到冷凝器中,使制冷媒介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循环传输,达到制冷的目的。传统的蒸发器输出管缺少保温措施,制冷媒介会在传输过程中造成热量损失,降低制冷效率,而且外界空气在碰到蒸发器输出管时会产生冷凝液,冷凝液得不到收集就会顺着蒸发器输出管流入蒸发器内,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保温套管贴合牢固、保温效果好,而且结构稳定的蒸发器保温输出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蒸发器保温输出管,包括输出管本体,所述输出管本体包括不锈钢内管和保温套管,所述保温套管套接安装在不锈钢内管外;所述保温套管包括软橡胶内层,所述软橡胶内层外粘接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外粘接有耐磨橡胶层;所述软橡胶内层与不锈钢内管套接相连,且所述软橡胶内层的内壁上开设有球形凹槽;所述保温套管外套接安装有螺旋钢丝套,所述螺旋钢丝套与保温套管紧密相连;所述输出管本体的两端上均安装有接头座,所述接头座上安装有密封接头。
所述螺旋钢丝套的两端上均安装有锁紧套,所述螺旋钢丝套通过两端的锁紧套与保温套管卡紧相连。
所述接头座上安装有六角螺母状的限位部。
所述保温层为聚氨酯保温层。
所述软橡胶内层、保温层和耐磨橡胶层之间的厚度比为1:2:2。
所述软橡胶内层的内壁上等间距开设有4列球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蒸发器保温输出管,保温套管通过软橡胶内层上的球形凹槽与不锈钢内管进行贴合,而且保温套管外安装有螺旋钢丝套,螺旋钢丝套能够保护保温套管,同时能够进一步挤压保温套,使保温套管和不锈钢内管结合更加紧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的一种蒸发器保温输出管,包括输出管本体1,所述输出管本体1包括不锈钢内管2和保温套管3,所述保温套管套接安装在不锈钢内管2外。所述保温套管3包括软橡胶内层31,所述软橡胶内层31外粘接有保温层32,所述保温层32外粘接有耐磨橡胶层33。所述软橡胶内层31与不锈钢内管2套接相连,且所述软橡胶内层31的内壁上开设有球形凹槽4。所述软橡胶内层31的内壁上等间距开设有4列球形凹槽4,通过外部的挤压,软橡胶内层31上的球形凹槽4内产生负压,与不锈钢内管2吸附相连,使不锈钢内管2和保温套管3紧密相连。同时,软橡胶内层31和耐磨橡胶层33均有保温的功能,能够进一步提高保温套管3的保温效果。
所述保温套管3外套接安装有螺旋钢丝套5,所述螺旋钢丝套5与保温套管3紧密相连。所述螺旋钢丝套5的两端上均安装有锁紧套8,所述螺旋钢丝套5通过两端的锁紧套8与保温套管3卡紧相连。锁紧套8可以通过旋转来控制螺旋钢丝套5对保温套管3的压力大小,便于螺旋钢丝套5以及保温套管3的拆卸更换。
所述输出管本体1的两端上均安装有接头座6,所述接头座6上安装有密封接头7。所述接头座6上安装有六角螺母状的限位部61。
所述保温层32为聚氨酯保温层。所述软橡胶内层31、保温层32和耐磨橡胶层33之间的厚度比为1:2:2,在这个比例下,不但能够保证保温套管3外层的耐磨性,而且能够使软橡胶内层31与不锈钢内管2更好的吸附相连。
本实施例的一种蒸发器保温输出管,保温套管通过软橡胶内层上的球形凹槽与不锈钢内管进行贴合,而且保温套管外安装有螺旋钢丝套,螺旋钢丝套能够保护保温套管,同时能够进一步挤压保温套,使保温套管和不锈钢内管结合更加紧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双辉制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双辉制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21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