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帐篷杆末端配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32766.3 | 申请日: | 2015-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4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磊 |
主分类号: | E04H15/62 | 分类号: | E04H15/62;E04H1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王炜 |
地址: | 225200 江苏省扬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帐篷 末端 配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帐篷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帐篷杆末端配件。
背景技术
帐篷是户外运动、野外露营的必备品之一,是撑在地上用于遮蔽风雨、日光并提供临时居住的棚子。帐篷多用帆布做成,再搭配支撑杆,其可随时拆卸、组装。帐篷一般包括篷体和支撑杆等组件,支撑杆及其插件的质量对于帐篷来说至关重要。如说明书附图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帐篷结构示意图,篷体1外设有容支撑杆2穿过的织带11,且支撑杆2底端的插件4插在扣环3中,扣环3固定在蓬体1的外边缘。但是,现有技术的帐篷的支撑杆2及其插件4存在以下缺陷:支撑杆2为一管状物,设在其脚部的插件4与支撑杆2为螺纹连接,且插件4上设有外螺纹,支撑杆2的内壁上设内螺纹,从而进一步使支撑杆2端部的管壁变薄,导致在使用过程中支撑杆2容易弯曲、断裂,甚至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出现上述技术缺陷的帐篷杆末端配件。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帐篷杆末端配件,包括管体5和设在管体5端部的插件4,所述管体5的两端的内壁上各设有一限位凸起51,所述插件4的一端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51相配合的旋入螺纹41,另一端为圆柱体42。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体42的一端设有一限位凸缘43,所述限位凸缘43的端部为一圆锥面431。
进一步地,所述插件4上还设有一挡圈44,该挡圈44位于旋入螺纹41和圆柱体42之间,且该挡圈44与管体5端部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插件4为两个,分别置于管体5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插件4的材料为铝。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帐篷杆末端配件,在管体两端的内壁上各设有一限位凸起与插件的旋入螺纹相配合,免去了在管体内壁设置内螺纹的设置,从而保证了管体管壁的厚度,进而增加了其结构强度,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可以很好地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帐篷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篷体,11-织带,2-支撑杆,3-扣环,4-插件,41-旋入螺纹,42-圆柱体,43-限位凸缘,431-圆锥面,44-挡圈,5-管体,51-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帐篷杆末端配件,包括管体5和设在管体5端部的插件4,所述管体5的两端的内壁上各设有一限位凸起51,所述插件4的左端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51相配合的旋入螺纹41,右端为一与扣环3(见图1所示)配合的圆柱体42,所述圆柱体42的一端设有一限位凸缘43。
安装时,将插件4的左端拧入管体5中并旋转,从而使旋入螺纹41沿着限位凸起51转动的同时,插件4向左移动,最终使插件4固定在管体5中,所述插件4的外表面设置有旋入螺纹41的一端位于管体5中,圆柱体42从管体5中伸出,且限位凸起51位于旋入螺纹41的右端,且限位凸起51保证该插件4紧固在管体5中,不会掉落。上述结构中免去了在管体5的内壁上设置内螺纹的设置,从而保证管体5管壁的厚度,进而增加其结构强度,保证其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所述插件4为两个,分别置于管体5的两端;所述插件4的材料为铝。
所述限位凸缘43的端部为一圆锥面431。通过该圆锥面431便于将插件4插入扣环3中,将插件4插入扣环3后,所述圆柱体42为倾斜状态,且将扣环3卡在限位凸缘43的左端,从而也可以保证扣环3不会从插件4上滑出。
所述插件4上还设有一挡圈44,该挡圈44位于旋入螺纹41和圆柱体42之间,且该挡圈44与管体5端部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帐篷杆末端配件,在管体两端的内壁上各设有一限位凸起与插件的旋入螺纹相配合,免去了在管体内壁设置内螺纹的设置,从而保证了管体管壁的厚度,进而增加了其结构强度,延长了其使用寿命,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很大的产业利用价值,可以很好地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磊,未经李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27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