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轴童车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33142.3 | 申请日: | 2015-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5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小龙仔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19/00 | 分类号: | B60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童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车的设计制造,具体即为一种无轴童车轮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各种童车车轮均为有轴模式,即一段钢轴穿插于车轮中心(也还可以是为取 得其它目的而设计成偏心穿插),车轮以钢性轴为芯转动而获得前行或后退。在单车轮的情 形下,童车的前叉、后叉(或相对应的同等功用替代结构)夹车轮于内并在钢轴两端固定。出 于回避前叉、后叉结构(或它们的替代结构)的复杂性、且仍需确保车轮运行平稳等方面考 虑,目前市场童车较多地采用了双轮制。在前轮和/或每一侧后轮为双轮的情形下,童车的 前轮管和/或后轮管在位于两轮之间的钢性轴上直接插接或间接固定,尤其是在间接固定 时还便于加装童车减震装置,至少在一侧或两侧的两后轮之间往往还安排有供推车人操控 的刹车装置。但如上所述双轮制的整车成本确是明显增加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任务是提供一种推行平稳、结构简单的无轴童车轮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无轴童车轮装置,通过一体化的护罩及底柄实现与车 架的固定连接,它包括在地面滚动的发泡胎,它还包括外轮动框、内轮定框、若干滚销及2只 挡圈,其中:
外轮动框的外周固定发泡胎;
内轮定框的外周穴位插接滚销,外轮动框与内轮定框之间预留有允许外轮动框触 贴滚销而滚动的间隙;
为预防滚销滑落及外轮动框侧向偏移,内轮定框两侧均含有适合挡圈插接的卡 槽;
护罩的两侧壁板夹车轮于内,并与内轮定框内周的横管结构穿铆固定。
本设计车轮装置的装配:
1、将发泡胎固定于外轮动框外周(也可以是在外轮动框外周面直接发泡而获得一 体化的发泡胎和外轮动框);
2、令外轮动框套合内轮定框(由于外轮动框内周直径略大于内轮定框外周直径, 此时的外轮动框与内轮定框之间存有适当间隙);
3、在各穴位内插入滚销(若干穴位在内轮定框外周均匀分布,滚销在穴位内可灵 活转动,各滚销的外侧面触贴外轮动框的内周面,外轮动框可随滚销转动而转动);
4、在内轮定框的左右两侧附加插接挡圈(内轮定框两侧均含有适合挡圈插接的卡 槽;两侧挡圈夹所有滚销及外轮动框的部分侧面于内,彻底消除了滚销自穴位滑落可能及 阻止了外轮动框相对内轮定框的侧向偏移);
5、将车轮置于护罩的两侧壁板之间,以铆钉穿接两侧壁板及内轮定框内周的横管 (横管具有供穿接的中心孔)。
6、(由于底柄与护罩原本一体化)令底柄与童车车架管连接固定。
至此车轮与整车已实现安装。
本设计车轮装置的运行原理:由于车辆重力(包括车中婴幼儿的重量)的存在,使 车轮的发泡胎对地面产生压力;当人为外驱动力施加于童车,其驱动力自车架(管)传至底 柄、传至护罩两侧壁板、传至内轮定框;由于外轮动框和内轮定框之间预留有间隙,插接于 内轮定框外周穴位的滚销始终触贴外轮动框内周,在车辆重力和外驱动力双重作用下的滚 销将自滚动,且带动外轮动框相对于内轮定框滚动,固定在外轮动框外周的发泡胎在地面 滚动。即到达内轮定框的人为外驱动力将驱动车轮转动,从而车辆实现前行或后退。
在车辆运行中,滚销端面可能会触及内轮定框两侧的挡圈,外轮动框的侧面边缘 可能会时而擦及内轮定框两侧挡圈,但均不会产生超出童车正常运行声响的噪音,对车辆 运动亦无影响。
在上述情形中,内轮定框内周含载的横管在挡圈外侧尚有所延伸,其延伸段间隔 了护罩两侧壁板与发泡胎、外轮动框,车辆运行中的车轮始终不会触及护罩两侧壁板,即车 轮与护罩无摩擦。
本设计的积极效果:外轮动框与内轮定框的套合且可相对转动的活动连接关系、 护罩与内轮定框(车轮)的固定连接关系均稳定可靠,内轮定框两侧挡圈可有效阻止滚销和 外轮动框的侧向偏移。相较于传统的有轴单车轮,本装置仍然避免了其车架管(前叉、后叉) 制造工艺的繁杂;相较于传统的有轴双车轮,本设计装置显然已大幅度降低结构成本。本设 计车轮转向灵活,运行平稳无噪,整体结构新颖,装配工时也较为节省。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设计的内轮定框直观图,图1b是图1a的A-A位置剖视图,图1c是图1b中剖 位的平面图。
图2是本设计车轮的发泡胎直观图。
图3是本设计车轮的外轮动框直观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小龙仔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小龙仔儿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31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