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体压力平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34204.2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6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敏;刘飞;张明友;潘登;贾海;韩雄;朱铁栋;彭陶钧;张洋;温杰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028 | 分类号: | F15B11/028;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压力 平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平衡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液体压力平衡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井下测试工具在现场实际使用中,经常有失效的情况发生,这通常会造成巨 大的损失。而起出工具后检查有时候会发现一切正常,这对于解决问题极为不利,而分析其 原因,基本上都指向了“高温高压”。为更好的提高井下测试工具的可靠性并给工具的改进 提供有力的支持,必须对井下工具进行室内井下压力温度环境模拟试验。井下工具需要在 井下进行机构运动。
在试验室中对井下工具进行压力温度动密封试验时,都面临着压力不稳定的问 题,压力变化由以下原因造成:
1.当试验腔体内保持一定压力后进行加热时液体受热膨胀之后造成压力上升或 降温时造成的压力降低。
2.当动密封试验工具在试验腔体内上下运动时,工具上部和下部压力会上升或降 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液体压力平衡系 统。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解决动态试验条件下腔内压力的稳定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液体压力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和平衡机构,所述控制器通过回 路与试验腔体连接,回路上设置平衡机构,所述平衡机构包括背压阀、高压泵和压力传感 器,背压阀设置在回路上,高压泵和压力传感器的一端均连接到背压阀与试验腔体之间的 管线上,另一端均连接到背压阀与控制器之间的管线上。
所述控制器分别通过上腔回路和下腔回路与试验腔体连接,上腔回路和下腔回路 上均设置有平衡机构。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上腔和下腔的回路上配高压背压阀,并分别与一台高压泵相连。 当压力上升时,腔内多余液体通过背压阀排放,保持压腔压力恒定。当压力降低时,腔体通 过高压泵补液,保持腔内压力的恒定。整套系统通过控制器控制,可将压力波动范围控制在 ±1MPa,整套系统额定工作压力105MPa,采用此技术后,能够有效解决动态试验条件下腔内 压力的稳定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主要为了保持加热加压动密封试验中压力的稳定,通过压力上升时 背压阀泄压和压力降低时高压泵补压,保持腔内压力的恒定,满足井下工具高温高压动密 封试验的要求,解决了试验室中对井下工具进行压力温度动密封试验时压力变化问题,各 项技术性能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背压阀,2、高压泵,3、管线,4、压力传感器,5、控制器,6、试验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超高压压力平衡系统主要由高压背压阀1、高压泵2、高压管线3、压力传感器4、控 制器5等组成。该系统安装在试验腔体上,在上腔和下腔的回路上设置高压背压阀1,并分别 与一台高压泵2相连。当压力传感器4监测到压力上升时,腔内多余液体由控制器5控制通过 背压阀1排放,保持压腔压力恒定。当压力传感器4监测到压力降低时,控制器5控制腔体通 过高压泵2补液,保持腔内压力的恒定。
整套系统通过控制器5精确控制,可将压力波动范围控制在±1MPa。整套系统额定 工作压力210MPa。
采用本实用新型后,能够有效解决动态试验条件下腔内压力的稳定问题。
实施例2
一种液体压力平衡系统,包括控制器5和平衡机构,所述控制器5通过回路与试验 腔体6连接,回路上设置平衡机构,所述平衡机构包括背压阀1、高压泵2和压力传感器4,背 压阀1设置在回路上,高压泵2和压力传感器4的一端均连接到背压阀1与试验腔体6之间的 管线上,另一端均连接到背压阀1与控制器5之间的管线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5分别通过上腔回路和下腔回路与试验腔体6连接,上腔 回路和下腔回路上均设置有平衡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42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烟气余热产生低压蒸汽的系统
- 下一篇:复合式扩散膜结构及背光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