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建筑的安防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34296.4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1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9/00 | 分类号: | G08B1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4300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建筑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建筑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建筑的安防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技术给智能建筑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建筑物支持平台。智能建筑则利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的特点。
现在,人们对居家安全也越来越重视,这重视表现在财产和人身两方面:一方面担心在旅游或出差等长时间离开居所时,会发生财产盗窃;一方面担心在离开家去工作时,老人单独留在家里,发生入室抢劫,或者老人在发生因不慎摔倒或突发疾病等危险状况后,酿成惨剧。
而针对于普通个人家庭的防盗器,仅具有报警功能,在盗窃发生后,无法提供证据素材供公安人员破案;而且容易出现误报。
家庭安防控制系统中的控制主机,对安防系统中的其他组成部分如家电、感应器和报警器等的控制大多为有线控制,布设工程繁琐,系统结构复杂。烟火感应、漏水感应、燃气泄漏感应只是感应报警提示且需逐一设置,住宅中无人的情况下的实时性差;控制器只有报警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建筑的安防控制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建筑的安防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安防节点和家庭数字安防控制器,所述安防控制装置包括安防设备触发器和无线信号接收器,并且所述家庭数字安防控制器连接所述安防设备触发器和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安防控制装置包括通讯器、录音器以及摄像头,并且所述家庭数字安防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通讯器、所述录音器以及所述摄像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安防节点包括无线信号发射器、警情探测器,并且无线信号发射器和警情探测器相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安防节点包括电源,并且所述电源和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警情探测器相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警情探测器包括门窗磁、火警探测器、煤气探测器、红外探测器和医疗求助按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家庭数字安防控制器设置有存数据储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安防设备触发器设置有手动开关和自动定时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智能建筑的安防控制装置集防火防盗防煤气与医疗求助功能于一体,可实现自动检测并实时报警;
(2)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智能建筑的安防控制装置实现无线连接,报警装置安置灵活方便;
(3)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智能建筑的安防控制装置在盗窃发生时及时有效报警并监控留下声像资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智能建筑的安防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防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防节点,2-家庭数字安防控制器,3-手持终端,4-安防设备触发器,5-无线信号接收器,6-手动开关,7-自动定时开关,8-报警中心,9-通讯器,10-录音器,11-摄像头,12-无线信号发射器,13-警情探测器,14-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建筑的安防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安防节点1和家庭数字安防控制器2以及安防设备触发器4和无线信号接收器5,家庭数字安防控制器2连接安防设备触发器4和无线信号接收器5。
参见图2所示,安防节点1包括无线信号发射器12、警情探测器13以及电源14。电源14即为可方便拆卸使用的干电池或纽扣电池,且电源14和无线信号发射器12、警情探测器13相连接;无线信号发射器12和警情探测器13相连接;无线信号收发器12通过和、情探测器13、电源14组成一个完整的安防节点并合理组装在一个壳体内后,可灵活设置在家庭室内的各个关键探测位置上;通过设置无线信号收发装置,有效解决了使用有线控制时布设工程繁琐,探测器安装十分不便等问题,使家中保持原有的设计布局,不影响家庭美观和装饰,适用性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42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视频分析的实验室安防监控系统
- 下一篇:储热型防盗抢烟雾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