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盘造球机喷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34620.2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7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吴讯杰;达朝晖;童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14 | 分类号: | B01J2/14;B08B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廖曦 |
地址: | 40008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盘 造球机 喷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圆盘造球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圆盘造球机喷水系统。
背景技术
圆盘造球机是球团生产工艺中的制造生球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是,传动机构中的电机通 过减速机带动造球圆盘转动,粉料在造球圆盘内被水湿润后,不断翻滚形成料粒-小料球-大 料球,使物料较大的球粒和较小的球粒分别沿各自不同的轨道形成有规律的运行,当小球偏 出造球圆盘的中部继续滚大时,则滚向盘边排出。
传统的圆盘造球机一般是在位于刮刀的一侧安装有一个喷水装置,由于喷水装置位置的 限制,基本上仅有喷水装置所在一侧能够有足够的喷水量,导致整个工作的工作盘面内水分 喷洒不均匀,成球过程中扬尘过大,还影响母球的快速生产,使得造出来的球非大即小,粒 度不合格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盘造球机喷水系统,是通过优化喷水装置 的布置,使得能够较均匀的向工作盘面内喷水,减少成球过程中的扬尘,使得造粒产品具有 外形美观、成粒率高、颗粒圆润强度大等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圆盘造球机喷水系统,所述圆盘造球机包括与水平面呈角度设置的圆盘和设置于圆 盘上方并与其相配合的刮刀架,所述圆盘包括工作盘面和设于工作盘面周边上的盘边,所述 喷水系统包括可拆卸的喷水板,所述喷水板上设置有方形横条,所述刮刀架上设置有若干个 与方形横条卡合配合的U形件,所述喷水板上还设置有若干个朝向工作盘面间隔布置的喷 嘴,所述喷水板上还设置有进料口和进水孔,所述进料口于工作盘面下半部的上方,所述进 水孔位于进料口的正下方并紧邻进料口布置。
进一步,所述喷嘴为高压雾化喷嘴。
进一步,所述高压喷嘴的喷水角度和喷水量为可调的。
进一步,还包括连接有PLC,所述PLC用于自动调节各喷嘴打开或关闭的时间。
进一步,所述进水孔的直径为0.5~1.5mm。
进一步,所述进料口的落料点设于工作盘面中心的正下方,且与工作盘面中心间的长度 大小可根据圆盘的直径和转速来确定的。
进一步,所述工作盘面和盘边上均设置有衬板,所述衬板为高分子聚乙烯耐磨衬板。
进一步,所述盘边高度为工作盘面直径的0.1~0.12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是通过对喷水系统的喷嘴数量和位置等进行优化,在工作盘 面的上下半部内均设置有喷嘴,并呈不同的喷射角度,以达到最大化的覆盖长球区,为成球 过程提供适量和均匀的喷水,使得生球能够获得足够得水分便于快速成长,并且喷水板和高 压雾化喷嘴相结合,可以防止扬尘并优化成球效果;二是通过在工作盘面和盘边上设置高分 子聚乙烯耐磨衬板,可以提高成球的表面光滑度,不仅有利于减缓粉料对工作盘面和盘边的 粘结,还确保球体在做抛物线落下时不受到破坏,提高成球质量,增强造球圆盘和刮刀的使 用寿命。本圆盘造球机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使得造粒产品具有外形美观、成粒率高、 颗粒圆润强度大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 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 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 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 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圆盘造球机喷水系统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方形横条和U形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刮刀架;2-圆盘,201-工作盘面,202-盘边;3-喷水板;4-喷嘴;5-进料 口;6-进水孔;7-方形横条;8-U形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 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46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