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血液治疗设备中的血液管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34778.X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5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雷鸣;玄波;刘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澳凯龙医疗器械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36 | 分类号: | A61M1/3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401121 重庆市北部新***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液 治疗 设备 中的 管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血液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讲,特别涉及一种血液治 疗设备中的血液管路。
背景技术
目前,将血液引出体外进行处理之后再输回人体的治疗方式越来越普及, 这样的治疗主要包括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液滤过等。不管是哪一种血液体 外治疗,均需要建立血液体外循环管路。现有的血液体外循环管路均包括动脉 管路、静脉管路、以及连接在动脉管路与静脉管路之间的血液处理装置,在动 脉管路和静脉管路上并没有设置直接对血液进行加温的装置。
但是,将血液从人体引出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血液温度的降低,尤其是在温 度较低的冬天,体外处理之后的血液再回到人体,极大地降低了治疗的舒适性。 现有的血液治疗设备也有设置一些加温装置,但都只是对加入血液中或者与血 液进行置换的治疗液进行加温,并不能解决血液本身温度降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直接对血液进行加温的血液 治疗设备中的血液管路,用于提高血液治疗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血液治疗设备中的血液管路,包括静脉 管路、动脉管路和连接在静脉管路与动脉管路之间的血液处理装置,在所述静 脉管路中连接有加热盘管,所述加热盘管放置在加温盒中。
采用上述结构,在静脉管路中连接有置于加温盒中的加热盘管,通过加温 盒直接对血液进行加热,使流经加热盘管的血液经过加温盒加热之后再回到人 体,从而直接对即将进入人体的血液进行加热,显著地提高了血液治疗的舒适 性,确保了治疗效果。
所述加温盒包括盒体和盖体,所述盒体和盖体的一边铰接、另一边相扣合, 在所述盒体和盖体内分别安装有相对布置的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在所述 第一加热板的板面上设有螺旋状的凹槽,所述加热盘管位于第一加热板的凹槽 内。加温盒的结构简单,并且第一加热板上的螺旋凹槽极大地增加了加热盘管 与第一加热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使血液的加热更加均匀、高效。
在所述盖体的上下两边均设有敞口相对的卡槽,所述第二加热板的上下两 边卡入对应的卡槽内,并且所述卡槽的宽度D比第二加热板的厚度d大。这样 设置卡槽安装第二加热板,使第二加热板的安装更加简单、快捷。并且,卡槽 的宽度比第二加热板的厚度大,实际使用过程中,在第二加热板与盖体的内侧 面之间垫有压缩弹簧,将第二加热板向第一加热板的方向抵紧,液体管路的直 径设置为略大于第一加热板与第二加热板之间的距离,这样一来当盖体与盒体 扣合后,第二加热板与液体管路相互挤压,一方面确保液体管路被夹紧,另一 方面促使液体管路与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接触更加充分。
在所述盖体内侧面的边沿开有朝向盒体的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内卡装有 密封条。设置密封条,不仅可以对盖体与盒体之间的扣合进行缓冲,而且可以 进一步减少加温盒热量浪费。
在所述动脉管路远离血液处理装置的一端连接有穿刺器,在所述动脉管路 中还安装有动脉壶。
在所述静脉管路远离血液处理装置的一端连接有穿刺针,在所述静脉管路 中安装有静脉壶,所述静脉壶位于血液处理装置与加热盘管之间。
所述血液处理装置为血液透析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加热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穿刺针1、静脉管路2、热盘管3、加温盒4、盒体41、盖 体42、安装槽42a、卡槽42b、第一加热板43、凹槽43a、第二加热板44、静 脉壶5、血液处理装置6、动脉管路7、动脉壶8和穿刺器9。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澳凯龙医疗器械研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澳凯龙医疗器械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47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厂节能系统
- 下一篇:旋挖钻机回转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