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底栖鱼类捕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34962.4 | 申请日: | 2015-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4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聂竹兰;魏杰;宋勇;杨志军;曹希全;段咪;于康;齐林星;冯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塔里木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9/08 | 分类号: | A01K6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43300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类 捕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捕捉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底栖鱼类捕捉器。
背景技术
我国是渔业大国,捕鱼业也很发达。现在捕鱼一般采用电鱼、炸鱼等方式进行,这样 很容易破坏鱼类的生存和繁殖环境。长久下去会使得鱼类资源严重损失,这是大家都不愿 意看到的。但是现在没有一款设计能方便的解决这些问题。鱼类捕捉器就是捕捉鱼类的一 种工具,它能够既快速又高效的捕捉鱼类,然而现有的鱼类捕捉器大都是体积庞大,携带 不方便,而且造价高,这样不适合进行普遍广泛的使用,所以我们需要一款新型的鱼类捕 捉器来解决上述问题,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栖鱼类捕捉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 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底栖鱼类捕捉器,包括顶盖、 固定杆、自动控制装置、固定板、钩爪、拉力感应装置、连接杆、固定轴、摄像装置、鱼 钩、捕捉器主体,所述顶盖固定设置在捕捉器主体的顶端,所述顶盖顶端的中部设有吊环, 所述捕捉器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拉力感应装置设置在固定杆的上方,所述 鱼钩通过连接杆与拉力感应装置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捕捉器主体的中部,所 述固定轴设置在固定板的表面,所述钩爪通过固定轴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自动控制装 置固定在固定板的顶端左侧,所述摄像装置固定连接在捕捉器主体内部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摄像装置包括摄像头和光源发射器。
优选的,所述自动控制装置分别与拉力感应装置和固定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吊环与外设连接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底栖鱼类捕捉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造价低, 更适合普遍使用;摄像装置的设置不仅能够吸引鱼类,而且能够将捕捉鱼类的过程给记录 下来,这样有助于做研究使用;拉力感应装置的使用能够快速的对鱼类的上钩做出反应, 能够快速的进行捕捉鱼;自动控制装置的设置能够实现自动化的控制,减少的人力资源的 消耗,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减少了捕鱼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吊环;2、顶盖;3、固定杆;4、自动控制装置;5、固定板;6、钩爪;7、 拉力感应装置;8、连接杆;9、固定轴;10、摄像装置;11、鱼钩;12、捕捉器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底栖鱼类捕捉器,包括顶盖2、固定杆3、自动 控制装置4、固定板5、钩爪6、拉力感应装置7、连接杆8、固定轴9、摄像装置10、鱼 钩11、捕捉器主体12,所述顶盖2固定设置在捕捉器主体12的顶端,所述顶盖2顶端的 中部设有吊环1,所述吊环1与外设连接线连接,所述捕捉器主体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 定杆3,所述拉力感应装置7设置在固定杆3的上方,所述鱼钩11通过连接杆8与拉力感 应装置7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5固定设置在捕捉器主体12的中部,所述固定轴9设置 在固定板5的表面,所述钩爪6通过固定轴9与固定板5转动连接,所述自动控制装置4 固定在固定板5的顶端左侧,所述自动控制装置4分别与拉力感应装置7和固定轴9连接, 所述摄像装置10固定连接在捕捉器主体12内部的底端,所述摄像装置10包括摄像头和 光源发射器。
工作原理:该底栖鱼类捕捉器使用时,首先用连接线将吊环1拴住,然后将该捕捉器 沉入水底,这时候摄像装置10的光源发射器会发射出来微弱的光芒,这样可以吸引鱼类 靠近,然后通过鱼钩11上面的食物来进行吸引鱼类上钩,当鱼上钩后,拉力感应装置7 会对自动控制装置4进行信号的传递,然后自动控制装置4会通过固定轴9将钩爪6合拢, 从而实现对鱼类的捕捉,当捕捉完成后,通过连接线将捕捉器拉上来就行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 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 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塔里木大学,未经塔里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49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封闭式鱼线轮的大力刹车机构
- 下一篇:一种测量昆虫趋温性的温度梯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