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压油管的防脱落防污帽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34983.6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6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华磊;何丹凤;毛国豪;王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臼井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59/06 | 分类号: | B65D5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压 油管 脱落 防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油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高压油管的防脱落防污帽。
【背景技术】
防污帽是设置在高压油管头部的防护帽套,其作用是:一、保护高压油管在完成清洗工艺后不受二次污染,保证清洁度。二、保护高压油管头部不被磕伤碰伤,产生伤痕等缺陷,保证油管头部密封性能不受影响。高压油管作为发动机燃油系统的燃油输送管,其清洁度和密封性能至关重要。而现有的防污帽,由于其结构缺陷,在运输或搬运过程中极易自然脱落,一旦发生脱落,将易出现高压油管内面污染,头部伤痕等情况,最终导致燃油泄漏、发动机喷油器堵塞等严重问题。
防污帽是在运输或搬运过程中保护高压油管,在高压油管组装时,防污帽需拔除。若为了防污帽不易脱落而将防污帽的内径设计的更小,那么在套防污帽的时候不易套进去,影响高压油管的生产节拍,且在需要拔脱的时候不易拔脱,可能会由于拔脱力过大而使防污帽的柄断裂,帽身残留在高压油管头部,不使用蛮力无法取出,这将严重影响发动机的装配节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高压油管的防脱落防污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高压油管的防脱落防污帽,在防污帽底部的内壁上设置倒钩结构,倒钩的长度为0.1~5mm,高度为0.1~5mm,厚度为0.1~3mm,倒钩与防污帽内壁之间的夹角为10~170度。
所述的倒钩的位置设置在防污帽底部或者在防污帽内壁的距离端面0~10mm的位置上。
所述的倒钩均匀分布在防污帽内壁或是绕圆周一圈。
所述的倒钩的数量2~30个。
倒钩的位置可设置在防污帽底部的内壁上,防污帽在安装在高压油管上时,倒钩的形式方便装配,在倒钩与高压油管的头部配合时候,倒钩正好与卡在高压油管头部或者垫圈端面,使防污帽不易自然脱落。
所述的防脱落防污帽,在防污帽的内壁上设置倒钩。倒钩的位置可设置在防污帽底部,也可设置在防污帽内壁的距离端面0~10mm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
(1)高压油管不易被二次污染;
(2)保护高压油管头部不被划伤;
(3)拔脱力的大小合适。
【附图说明】
图1防污帽剖面示意图I;
图2防污帽与高压油管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防污帽剖面示意图II;
附图标记说明:1防污帽,2高压油管,3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供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压油管的防脱落防污帽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在防污帽1底部端面的内壁上设置倒钩结构,倒钩的高度1.5mm,厚度为1mm,倒钩与防污帽内壁之间的夹角为45□,设置倒钩围绕防污帽底部的圆周一圈。使防污帽安装在高压油管2头部上时,其底部的倒钩正好卡在垫圈3的边缘,使得高压油管2在运输或搬运过程中,不易自然脱落。
通过120小时路试,防污帽无自然脱落。防污帽拔脱力为20~32N.m,拔脱力大小适中。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在防污帽1内壁上设置倒钩结构,倒钩的位置距离防污帽端面0.5mm,倒钩的长度2.0mm,高度1.5mm,倒钩与防污帽内壁之间的夹角为30□,设置倒钩数量20个,均匀分布在防污帽内壁上。使防污帽安装在高压油管2头部上时,其底部的倒钩正好卡在高压油管2头部的后球头部位,使得高压油管2在运输或搬运过程中,不易自然脱落。
通过120小时路试,防污帽无自然脱落。防污帽拔脱力为21~30N.m,拔脱力大小适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臼井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臼井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49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