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的自发热的眼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37179.3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4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朱华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华英 |
主分类号: | A61F9/04 | 分类号: | A61F9/04;A61F7/08;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使用 发热 眼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罩领域,特别是涉及一次性使用的自发热的眼罩。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用眼的保健越来越重视,由于现代 人,用眼过多或用眼不正确,导致眼部出现疲劳,现在的滴加眼药水的方式, 也使得药效不能长久持续,而且,还可能存在副作用,一般人们还可采取热敷 的形式,用热毛巾、熟鸡蛋等敷在眼睛上,使得眼周血管扩张,进而缓解眼部 疲劳,但是这种方式,一方面热毛巾等热源放热不均匀,需要重复热供热毛巾, 过程比较麻烦,而且,如在睡觉时,更无法操作;另一方面,热毛巾等热源容 易从眼部脱落,也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方便使用的中药眼罩。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次性使用的自发热的 眼罩,它包括外罩面、接触罩面和两个挂耳面;所述挂耳面的形状与外罩面左 右对折后的形状一致;所述挂耳面的中间开有挂耳孔;所述外罩面和接触罩面 之间与人的双眼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自发热药袋;所述自发热药袋内排列并 固定有自发热包和中药药剂;所述外罩面和接触罩面通过四周的粘接部粘接并 固定在一起;所述接触罩面通过设置在接触罩面两端的粘接部与挂耳面粘接并 固定在一起。
所述中药眼罩在收起状态时,挂耳面、接触罩面和外罩面完全重叠在一起。
所述外罩面和接触罩面的形状分别设置为长圆形。
所述外罩面和接触罩面在人的鼻子所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露鼻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使用的自发热的眼罩,结构 简单,在眼罩中先排列好自发热包和中药药剂,使用过程中,只需打开带上, 用完之后,直接扔进垃圾筒,随用随扔,方便、快捷,而且,放热均匀,时效 长,眼罩的形式使放热源可以稳定的固定在人的眼部,不会脱落,方便人们在 休息时使用,通过较长时间的热的药敷,可有效的缓解眼部疲劳,增加患病部 疗效。而且,一次性使用,不会留有健康隐患;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使用的自 发热的眼罩便于加工,在真空包装过程中,形状规则,外观整齐,眼罩在使用 前整体处于真空无菌状态,打开使用时,眼罩内的自发热包与空气接触后,自 动发热,见效快,极大的方便人们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一次性使用的自发热的眼罩的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一次性使用的自发热的眼罩的闭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一次性使用的自发热的眼罩的各部件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 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构成限定。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次性使用的自发热的眼罩,它包括外罩面1、接触罩 面2和两个挂耳面3,所述挂耳面3的形状与外罩面1左右对折后的形状一致; 所述挂耳面3的中间开有挂耳孔;所述外罩面1和接触罩面2之间与人的双眼 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自发热药袋5;所述自发热药袋5内排列并固定有自发热 包和中药药剂6;所述外罩面1和接触罩面2通过四周的粘接部7粘接并固定在 一起;所述接触罩面通过设置在接触罩面两端的粘接部7与挂耳面3粘接并固 定在一起;所述中药眼罩在收起状态时,挂耳面3、接触罩面2和外罩面1完全 重叠在一起;所述外罩面1和接触罩面2的形状分别设置为长圆形;所述外罩 面1和接触罩面2在人的鼻子所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露鼻缺口8。
本实施例的一次性使用的自发热的眼罩的所有罩面皆采用一次性使用的透 气的无纺布罩面。
本实施例的一次性使用的自发热的眼罩中的自发热包可采用高纯铁粉自发 热包,所述高纯铁粉自发热包通过与空气接触而氧化放热。
本实施例的一次性使用的自发热的眼罩中的自发热药袋中加了自发热包和 中药药剂,利用自发热功能,使得中药药剂可更快的被眼部吸收,加强眼部的 吸收效果,增加疗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华英,未经朱华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71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