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模式无段变速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37536.6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8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余均哲;陈韦佑;陆伟铭;周明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9/18 | 分类号: | F16H9/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式 变速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多模式无段变速机构,尤指一种适用于机车的多模式无段变速机构。
背景技术
对于一般车辆而言,若该车辆采用无段变速方式驱动,则于该车辆内必会组设有一无段变速机构。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其分别为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所申请的中国台湾第103142830号「多模式无段变速机构」专利申请案的现有多模式无段变速机构的剖视图、局部放大图及四连杆机构的分解图。该多模式无段变速机构组装于一机车上,包括:一入力轴1、一驱动盘组2、一切换模块5以及二滚珠轴承58,59。驱动盘组2包括:一驱动盘21、一滑动驱动盘22、一不动压板23、一可动压板25、复数挡止块26、复数连杆27及复数驱动组件24。
其驱动盘21以及不动压板23同轴固设于入力轴1上,滑动驱动盘22位于驱动盘21与不动压板23之间,并同轴滑设于入力轴1上,复数驱动组件24设置于滑动驱动盘22与不动压板23之间。其中,驱动组件24为滚珠。当入力轴1旋转时,可促使复数驱动组件24以其离心力而顶推滑动驱动盘22沿入力轴1作轴向滑动。
此外,如图1与图3所式,不动压板23设有六开孔231,可动压板25具有六凸出销251,可动压板25设置于不动压板23的外侧,并同轴滑设于入力轴1上,可动压板25的每一凸出销251分别对应伸入不动压板23的每一开孔231,且每一凸出销251的前端连接一挡止块26,复数驱动组件24设置于滑动驱动盘22与复数挡止块26之间,每一挡止块26再通过一连杆27与不动压板23相连,且可动压板25与切换模块5相连接,故切换模块5可控制可动压板25的轴向移动,进而改变可动压板25的轴向位置。
其中,不动压板23是由一不动压板本体232及三个不动压板肋块233所构成。另,不动压板23具有六个开孔231,相对应地,可动压板25具有六个凸出销251,且连杆27、挡止块26及驱动组件24的数量皆为六个。此外,其四连杆机构的动作原理为:挡止块26的二端分别与可动压板25的凸出销251及连杆27枢设连接。另,连杆27的二端则分别与挡止块26及不动压板23枢设连接。因此,挡止块26、连杆27、不动压板23与可动压板25相互枢设连接形成一四连杆机构,仅有可动压板25可通过切换模块5的控制而轴向滑动,进而可使挡止块26与驱动组件24的接触位置及角度可变的。
如图1所示,切换模块5包括:一具有内螺牙511的被驱动齿轮51、一与被驱动齿轮51相啮合的驱动齿轮52、一与驱动齿轮52相连接的马达53,以及一具有一外螺牙541的套筒54,套筒54与可动压板25连结,二者可一起轴向滑动,且通过外螺牙541使套筒54螺合于被驱动齿轮51的内螺牙511。
切换模块5的作动原理为:通过马达53带动驱动齿轮52旋转进而带动被驱动齿轮51旋转,被驱动齿轮51通过内螺牙511螺合于套筒54的外螺牙541,且被驱动齿轮52于轴向上为固定不动,当被驱动齿轮51旋转时可通过内螺牙511、外螺牙541的作用以驱动套筒54做轴向位移,故通过套筒54的移动即可带动可动压板25于轴向上产生位移。
此外,有一滚珠轴承58套设于可动压板25的套设部252,并邻接于套筒54的内环面,以使套筒54不与可动压板25一起旋转。另外,其入力轴1上套设一滚珠轴承59邻接于被驱动齿轮51的内环面,可使被驱动齿轮51不与入力轴1一起旋转。
由上说明,上述现有四连杆机构的可动压板25上的凸出销251需同时具备两种功能,其一为通过凸出销251推动挡止块26以改变挡止块26的滑动面角度,其二为带动可动压板25使其转速与不动压板23同步。如此同时由凸出销251提供两功能,会造成机构配置上的不利,使得整体机构轴向距离较长,进而增加引擎宽度,并非十分理想,尚有改善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模式无段变速机构,用于解决机构配置上的不利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75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结构检查井
- 下一篇:自动单向阀式压力注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