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取退水机构以及水源热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37955.X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6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唐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B01D33/15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梁永芳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退水 机构 以及 水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取退水机构以及水源 热泵系统。
背景技术
水源热泵是利用地球水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转换 的空调技术。目前,水源热泵以其节能、环保、经济等优势早已成为暖通 行业新宠,但其取退水技术一直发展缓慢。
现有水源热泵的取退水方法一般是在水源取水点对水进行过滤处理, 过滤处理完毕后再进行引水。而相应的取退水系统一般包括修建在取水点 处的引水渠、过滤系统(如设置过滤井等)及修建在水源退水点的退水渠 等其他设施。
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上述现有的取退水系统至少存在如下 问题:取退水系统的施工难度大、造价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取退水机构以及水源热泵系统,主要 目的在于降低取退水系统的施工难度及施工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取退水机构,所述取退水机构 包括:
引水管,所述引水管包括第一引水管和第二引水管;所述第一引水管 用于连通水源取水点;
退水管,所述退水管用于连通水源退水点;
过滤中转装置,所述过滤中转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引水管、第二引水 管及退水管连通,用于将第一引水管中的引水过滤处理后引入所述第二引 水管中,并能够将过滤后的杂质排到所述退水管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 现。
优选地,所述过滤中转装置包括:
壳体;
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对流经所述过滤中 转装置的水进行过滤处理;所述过滤结构与壳体一起,形成与所述第一引 水管、第二引水管及退水管连通的三通结构;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过滤结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过滤结 构在所述壳体内转动;
其中,当所述过滤结构转动时,来自第一引水管的引水过滤处理后的 过滤结构上的滤渣落入所述退水管中。
优选地,所述过滤结构包括三个过滤网,且任意两个过滤网呈120°角; 所述过滤网能分别封闭过滤中转装置的三个通道。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过滤结构做周期转动,且所述过滤结 构每次转动的角度为120°。
优选地,当所述过滤结构停止转动时,每个所述过滤网的边缘处均与 所述壳体内壁贴合。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三个过滤网的连接处。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驱动或液压驱动。
优选地,所述取退水机构还包括引退水跨接管,所述引退水跨接管的 一端与所述中转过滤装置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退水管连通。
优选地,当所述过滤结构转动时,由第一引水管流入所述壳体内的部 分引水将过滤结构上的滤渣冲入退水管中的同时,另一部分引水经过滤结 构处理后引入所述第二引水管中。
优选地,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取退水机构进行取退水。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水源热泵机组,所述水源热 泵机组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取退水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取退水机构和取退水方法以及水源热 泵系统至少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取退水机构仅通过设置引水管、退水管及过 滤中转装置就能实现水源热泵系统或其他取退水工艺的取退水。与现有技 术相比,本实施例的取退水机构无需在水源处修建取水渠道、过滤井、退 水渠道及其他设施,仅通过设置管道,并在管道接口处安装一个过滤中转 装置即可,因此,本实施例的取水机构施工难度小、造价低且维修方便。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取退水机构中的过滤中转装置通过在 非取水点对引水进行初级过滤,将水中的杂质等可引起堵塞的物质拦截, 再通过定期转动可以将杂质等通过引退水跨接管、退水管排到水源的退水 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这种过滤方式不仅简单可靠, 且不会对水源取水点造成污染。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通过将电机旋转式过滤网结构应用于非取水点对 引水进行初级过滤,使得取水机构的施工简单、造价低且可靠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79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