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油气分离器和差式压力计的大功率柴油机呼吸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38788.0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7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蓉;杨雪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玉柴四川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3/00 | 分类号: | F01M13/00;F01M1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 |
地址: | 64130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 分离器 压力计 大功率 柴油机 呼吸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发动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油气分离器和差式压力计的大功率柴油机呼吸口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大功率柴油机,特别是机车柴油机,呼吸口与油气分离器的结构比较单一,简单。遇到活塞环故障或活塞与缸套间隙过大,有严重拉缸等,都会导致大量燃气窜人曲轴箱而从呼吸口冒出。另外,若油底壳油位太高,会有大量机油进人油气分离器,因不能迅速流回油底壳而从呼吸口喷出。这些问题都影响着呼吸口装配的效果。
现有技术缺点及本申请提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缺点就是,透气口的设计简单,多采用直筒型,整个装配没有加装滤网。本方案是通过对透气口采用曲线设计,精铸而成。装配底部加装滤网增加油气附着面积来解决油气来不及油流而导致从呼吸口冒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带油气分离器和差式压力计的大功率柴油机呼吸口结构,将油气分离器与差式压力计集成一体为整机缩小空间提供了条件,采用曲线式透气管,加长了回油距离,并且安装了滤网,增加油气的附着面积,使大量机油进入油气分离器时能够迅速回流,防止从呼吸口处喷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带油气分离器和差式压力计的大功率柴油机呼吸口结构,包括:透气管、油气分离器、金属伸缩节和差式压力计,所述透气管的主体结构为曲线状,所述透气管的气管进口端面与气管出口端面成夹角设置,所述气管出口的出口与油气分离器的油气进口相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的出口端与金属伸缩节相连接,所述透气管上设有检测接口,所述检测接口通过检测管与差式压力计相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使得油气分离器与差式压力计集成一体整体上的占用空间缩小,使得结构更加的紧凑,而采用曲线式的透气管,则增加了回流距离,一般情况下各部分的连接通过螺纹连接,便于装配与后续的维护,因回气管为曲线设置,而油气分离器也会适应透气管的形状倾斜设置,所以使气体排出更加的顺畅,而油液回流更加的平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油气分离器和差式压力计的大功率柴油机呼吸口结构,所述气管进口处还设有滤网,这样的设置增加了油气的附着面积,从油气分离器出来的油气附着在透气管上顺着管壁流入油底壳。从而解决了大量机油进人油气分离器,因不能迅速流回油底壳而从呼吸口喷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油气分离器和差式压力计的大功率柴油机呼吸口结构,所述油气分离器上还设有回油出口,所述透气管上设有回油进口,所述回油出口和回油进口通过回油管连通,这样的设置使油气分离器分离的油液可以经专用道回流,避免油液过多对透气管的正常进气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油气分离器和差式压力计的大功率柴油机呼吸口结构,所述气管进口端面与气管出口端面之间的夹角为30-70度,这样的角度适于气体的传输,而且又使油液回流不会过快,在功能实现上处于最优的情况。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带油气分离器和差式压力计的大功率柴油机呼吸口结构,将油气分离器与差式压力计集成一体为整机缩小空间提供了条件,采用曲线式透气管,加长了回油距离,并且安装了滤网,增加油气的附着面积,使大量机油进入油气分离器时能够迅速回流,防止从呼吸口处喷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油气分离器和差式压力计的大功率柴油机呼吸口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油气分离器和差式压力计的大功率柴油机呼吸口结构仰视图;
图中标记:
1-透气管、2-油气分离器、3-金属伸缩节、4-回油管、5-差式压力计、6-检测管、7-滤网、101-气管进口、102-气管出口、103-检测接口、104-回油进口、201-油气进口、202-回油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玉柴四川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车玉柴四川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87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脉冲式心室辅助泵
- 下一篇:一种预防和治疗血栓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