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菌包生产的自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38841.7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6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彤军;陈庆文;纪彬;朱明清;赵寒涛;聂洪淼;甄海涛;董莘;李麒;吴冈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蔡岩岩 |
地址: | 15009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产 自动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菌包生产的自动控制系统,属于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黑木耳栽培过程为菌包生产、菌包消毒、接菌(固体或液体菌)、温室菌丝培养、棚室出 耳、采摘、干燥、包装(或深加工)、废菌包处理等工序。现阶段此过程总体来说可以达到程 控方式,但是自动控制程度不高,仍然需要大量人工。例如,粉碎过程根据原料的不同粉碎 的颗粒大小有所不同,过大和过小颗粒的处理,粉尘较大,噪声大。皮带上料时称重价格较 高,维修困难,不太适合农村粗犷式生产方式;绞笼上料控制不精细,没有统一绞笼规格, 无法做到以绞笼方式计量配比;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一般为直接压力冲量或是杠杆方式, 带来设计、安装复杂,维护、维修及成本较贵;箱体式体积测量,原料下落时多为椎体形状, 即使是多点测量也不宜得到最好结果,并且不同批次原料本身自重不同,只靠体积测量在大 量剂时误差较大。搅拌、加水过程现为经验式的方式进行主要靠时间控制,此过程中搅拌的 是否均匀,水量是否充分被原料吸收直接影响至下一环节消毒等等。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菌包生产的自动控制系 统,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菌包生产的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1、电机监控模块2、温湿度监控单元3、 入量模块4、LCD显示单元5、数据通讯模块6和出量模块7;所述电机监控模块2的电机监控信 号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1的电机监控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温湿度监控单元3的温、湿度信号 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1的温、湿度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入量模块4的入量端口与中央处理器1 的入量控制端口相连;所述中央处理器1的显示器控制端口与LCD显示单元5的控制信号输入 端相连;所述中央处理器1的通讯信号输出端口与数据通讯模块6的通讯信号输入端口相连; 所述中央处理器1的出量控制端口与出量模块7的出量端口相连。
优选地,所述电机监控模块2包括电机转速监控单元21和电流电压监控单元22;所述电机 转速监控单元21的转速信号输出端以及电流电压监控单元22的电流电压信号输出端即为电机 监控模块2的电机监控信号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温湿度监控单元3包括温度传感器31和湿度传感器32;所述温度传感器31 的信号输出端即为温湿度监控单元3的温度信号输出端;所述湿度传感器32的信号输出端即为 为温湿度监控单元3的湿度信号输出端。
优选地,入量模块4包括8路开入量和4路模入量;所述各路开入量和模入量的入量端口即 为入量模块4的入量端口。
优选地,所述数据通讯模块6包括Modlbus通讯单元61、485转以太网单元62和PC机63;所 述Modlbus通讯单元61的信号输入端即为数据通讯模块6的通讯信号输入端口;所述Modlbus通 讯单元61的信号输出端与485转以太网单元62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485转以太网单元62的 信号输出端与PC机63的信号输出端相连。
优选地,出量模块7包括8路开出量和4路模出量;所述各路开出量和模出量的出量端口即 为出量模块7的出量端口。
优选地,所述自动控制系统还包括测量采样元件8;所述测量采样元件8通过采样控制单 元8a与中央处理器1相连;所述采样控制单元8a的控制信号端口与中央处理器1的采样信号端 口相连。
优选地,所述中央处理器1为STM32系列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对现有黑木耳菌包生产工艺段中配料、上料、装袋、窝口、插棒等单独动作设备的 优化改造,增强现有菌包段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连续化,减少用工量以及人为失误, 提高菌包生产的生产能力、生产效率和标准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1,中央处理器;2,电机监控模块;3,温湿度监控单元;4,入量模块;5,LCD显示单 元;6,数据通讯模块;7,出量模块;21,转速监控单元;22,电流电压监控单元;31,温 度传感器;32,湿度传感器;61,Modlbus通讯单元;62,485转以太网单元;63,PC机;8, 测量采样元件;8a,采样控制单元)。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88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碱排风装置自动控制电路
- 下一篇: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