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冶金熔融金属液体传输断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39137.3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5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孔维军;谭起兵;张秀芳;林磊;刘均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K13/08 | 分类号: | F16K13/08;F16K1/3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闫俊芬 |
地址: | 3000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冶金 熔融 金属 液体 传输 断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冶金铸造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冶金熔融金属液体传 输断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冶金加工领域,其中一道工序是将熔融状态的铁水倒进模具中铸造成型; 传统工业的操作过程是,首先将需要浇注的模具运送到熔化炉附近,工人身穿 劳保护具,用长把的勺子进行人工浇注;这样将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也曾经 发生过多次安全事故。为了实现安全作业,需要将熔融状态的铁水通过管路运 送至作业区域,再进行浇注。
当需要对管路进行短时间的截流时,需要将闸板插入管路预留的插槽,来 实现断流。其不足之处在于:部分铁水会在插槽和闸板的缝隙内残留,待铁水 冷却时,残留的铁水会凝固堆积,不易清除干净,影响下次开工时铁水的流速; 另外,工人在取出闸板时,容易被烫伤或铁水溅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够冶 金熔融金属液体传输断流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冶金熔融金属液体传 输断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截面为凹形的传输管道,所述传输管道包括 底板和位于底板两侧的竖板组成,所述底板开有一个断面,断面处安装有与断 面长度、宽度相同的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转轴连接,转轴连 接处安装有转动手把,所述转动板另一端的端部设有弧形外缘。
进一步的,所述竖板上安装有用于支撑所述转动板且能伸缩的销轴,销轴 能够在转动板抬起时,伸入至转动板的下方,对其进行支撑;所述转动板设置 有与所述销轴配合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需要对熔融铁水进行断流时,拧动转动手把, 转动板的一端抬起,将销轴向里推动,销轴便能支撑转动板处于抬起状态;当 需要恢复熔融铁水流动时,将销轴拔出,拧动转动手把将转动板恢复初始状态 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通 过转动板即可实现断流,操作安全且不会出现铁水残留。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简易铁水断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底板平铺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断流时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为一种冶金熔融金属液体传输断流装置,包括竖直截面为凹 形的传输管道,所述传输管道包括底板1和位于底板1两侧的竖板2组成,所 述底板1开有一个断面,断面处安装有与断面长度、宽度相同的转动板3;所 述转动板3的一端与所述底板1转轴连接,转轴连接处安装有转动手把22,所 述转动板3另一端的端部设有弧形外缘,弧形外缘能够避免转动板3在开启和 关闭时与底板1发生剐擦。
进一步的,所述竖板2上安装有用于支撑所述转动板3且能伸缩的销轴21, 销轴21能够在转动板3抬起时,伸入至转动板3的下方,对其进行支撑;所述 转动板3设置有与所述销轴21配合的凹槽31。
当需要对熔融铁水进行断流时,拧动转动手把22,转动板3的一端抬起, 如图3所示,将销轴21向里推动,销轴21便能支撑转动板3处于抬起状态; 当需要恢复熔融铁水流动时,将销轴21拔出,拧动转动手把22将转动板3恢 复初始状态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 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91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