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结构楼体及其顶棚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40707.0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1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郭立伟;兰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登蓝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9/04 | 分类号: | E04B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02 | 代理人: | 王海艳 |
地址: | 264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结构 及其 顶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钢结构楼体的 顶棚。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顶棚的钢结构楼体。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住宅和办公用建筑的需求越来越 大。现有的建筑物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但是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 过程较为复杂,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拆 除时,需要进行破坏性拆除,拆卸后的建筑材料无法进行回收再利用,造 成的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插接式的钢结构楼体应运而生,即将预先加 工好的墙体运送至预定位置,并与楼体主框架连接,从而简单快速地完成 楼体搭建。在插接式楼体结构中,如何扩大其顶棚的功能范围,实现一墙 多用,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钢结构楼体的顶棚,以期能够使其 在支撑作用以外,兼具装饰功能,从而扩大顶棚的功能范围,实现一墙多 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顶棚的钢结构楼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钢结构楼体的顶棚,包括 填充板、粘接于所述填充板上表面的外构造板,和粘接于所述填充板下表 面的内构造板,所述内构造板包括本体、工程胶层和装饰层,所述内构造 板通过所述本体的连接面粘接于所述填充板的下表面,所述装饰层通过所 述工程胶层粘接于所述本体,且所述装饰层的装饰面朝向室内。
可选地,所述工程胶层覆盖整个所述装饰层朝向所述本体的一侧表面。
可选地,所述工程胶层为环形层,所述环形层沿所述装饰层的周向分 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钢结构楼体,包括楼体骨架和插接于所述楼体 骨架的顶棚,所述顶棚为如上所述的顶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棚用于钢结构楼体,该顶棚包括填充板、粘接于 所述填充板上表面的外构造板,和粘接于所述填充板下表面的内构造板, 所述内构造板包括本体、工程胶层和装饰层,所述内构造板通过所述本体 的连接面粘接于所述填充板的下表面,所述装饰层通过所述工程胶层粘接 于所述本体,且所述装饰层的装饰面朝向室内;这样,由于内构造板朝向 室内的一侧粘接有装饰层,使得顶棚在支撑作用以外,兼具室内装饰功能, 从而扩大了顶棚的功能范围,实现了一墙多用;并且,在顶棚上形成的装 饰面,实现了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即可同步完成房屋装修和装饰,简化了 施工过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 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 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 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顶棚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用于钢结构楼体的顶棚,以期能够使其 在支撑作用以外,兼具装饰功能,从而扩大顶棚的功能范围,实现一墙多 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顶棚的钢结构楼体。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顶棚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 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棚用于钢结构楼体,该 顶棚包括填充板1、粘接于所述填充板1上表面的外构造板2,和粘接于所 述填充板1下表面的内构造板3,所述内构造板3包括本体32、工程胶层 33和装饰层34,所述内构造板3通过所述本体32的连接面粘接于所述填 充板1的下表面,所述装饰层34通过所述工程胶层33粘接于所述本体32, 且所述装饰层34的装饰面31朝向室内;这样,由于内构造板3朝向室内 的一侧粘接有装饰板,使得顶棚在支撑作用以外,兼具室内装饰功能,从 而扩大了顶棚的功能范围,实现了一墙多用;并且,在顶棚上直接形成的 装饰面31,实现了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即可同步完成房屋装修和装饰,简 化了施工过程。
应当理解的是,文中所述“下表面”是指朝向室内的一侧,“上表面” 是指朝向室外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登蓝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文登蓝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07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覆斗型集成吊顶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高度差的钢结构楼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