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解铝阴极炭块炭间糊捣固用捣打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40877.9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1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赵亮;吴郎;敬思恩;杨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08 | 分类号: | C25C3/08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3003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铝 阴极 炭块炭间糊捣固用捣 打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应用于电解铝阴极炭块间糊料捣固施工用 工具,特别涉及一种电解铝阴极炭块炭间糊捣固用捣打头。
背景技术:
每台铝电解槽底部有20~24块阴极炭块,炭块间需用糊料填充 并分层捣固密实以保证阴极炭块导电性能。捣固是铝电解槽砌筑中尤 为关键的一道工序,糊料捣固的质量决定着阴极炭块的导电性能,直 接影响电解槽的产能、运行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使用传统的扁平式捣打头(附图二中件3) 有两个明显的缺陷(见附图1):
1.捣打头3是与捣固面配套的定型产品,这种捣打头面积较大 而捣固机捣打力固定,容易因捣打力不足而造成各层糊料之间粘结不 紧密,出现局部分层的质量缺陷。
2.由于捣打头为定型产品,其宽度比炭块间隙略小,捣固时易 造成炭块间每层糊料2边缘捣固不密实,影响阴极炭块1的导电性能。
以上两个问题造成捣固质量缺陷、加大返工成本、材料浪费、施 工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对施工进度、质量、成本等都有很大的限制 和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 供一种电解铝阴极炭块炭间糊捣固用捣打头,该装置有效地解决了电 解铝阴极炭块间捣固施工时存在的粘结强度低、局部分层、密实度不 足等一系列问题。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解铝阴极炭块炭间 糊捣固用捣打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桍、连接杆和捣打头;所述桍、 连接杆和捣打头依次同中心线固接,且捣打头的宽度为炭块间隙宽度 的一半加5mm。
上述桍是用Φ30mm普通圆钢中心钻Φ16mm孔而成的环状体。
上述连接杆为钢板。
上述捣打头为窄式平面捣打头。
上述捣打头为齿形捣打头。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捣打头的宽度改进为炭块间隙宽度的一半加 5mm,施工时捣固轨迹重叠,从而有效地密保证了炭块间的密实度。
2.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由圆钢改为钢板,增加了捣打头的刚性。
综上,使用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地提高炭块间捣固的质量,不会出 现分层、密实度不足等缺陷,且可提高工效20%左右、降低使用成本 40%~50%。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捣固易生成的缺陷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捣打头为窄式平面捣打头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捣打头为齿形捣打头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中:1-阴极炭块;2-捣固中的炭间糊料;3-传统捣打头;4- 桍;5-连接杆;6-窄式平面捣打头;7-齿形捣打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5所示:一种电解铝阴极炭块炭间糊捣固用捣打头,由桍 1、连接杆2和捣打头6、7依次固焊接而成,且捣打头的宽度为炭块 间隙宽度的一半加5mm。上述桍是用Φ30mm普通圆钢中心钻Φ16mm 孔而成的环状体。上述连接杆2和捣打头为普通钢板制成,上述捣打 头为窄式平面捣打头6或齿形捣打头7。
本实用新型的捣打头6、7易磨损,磨损较大时可将其割除后更 换新的相应捣打头,而桍、连接杆不易损坏可多次利用,周转使用率 高,节约材料,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使用窄式平面捣打头将炭块间虚铺糊料 捣打密实,再使用齿形捣打头将糊料捣打为凹凸状,增加层间糊料接 触面积和粘结强度。施工时捣打轨迹重叠,可有效糊料边缘被有效捣 打,保证各层间密实度,保证施工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08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压大容量变频电机接线盒
- 下一篇:带女儿墙前置影壁式公共卫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