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无人机的无刷电机绕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41328.3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5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宜尔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飞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6 | 分类号: | H02K1/16;H02K3/12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朱业刚;谭果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无人机 电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新型无人机的无刷电机绕线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当前无人机行业普遍采用BLDC(无刷直流电机)用于提供动力,现有无刷直流电机如图1所示,电机定子103的定子槽102的截面形状设置为梯形,并使用横截面为圆形的漆包铜线101进行绕制,导致定子槽空间利用率不高,例如,定子槽102的槽间距中面积约为24.33mm2,可大约绕进147根直径0.4mm漆包铜线101,其横截面积相加约为18.46mm2,定子槽102的槽满率为18.46/24.33*100%=76.89%,因此,现有的使用普通漆包铜线的绕线技术使得BLDC槽满率偏低,无法使电机达到较高的能量密度。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BLDC槽满率较高,电机能量密度较高的新型无人机的无刷电机绕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无人机的无刷电机绕线结构,包括用于绕制的导线和电机定子,电机定子上设置有若干用于绕制导线的定子槽,定子槽的截面形状设置为矩形,并且,导线的截面形状设置为矩形。
应用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无刷电机绕线结构中,导线设置为漆包金属导线或绝缘布包裹金属导线。
应用于各个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无刷电机绕线结构中,导线的截面形状设置为正方形。
应用于各个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无刷电机绕线结构中,定子槽的槽间距面积设置为23.53mm2,其内绕制有14根截面边长为1.28mm的正方形漆包铜线。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定子槽的截面形状设置为矩形,并且,导线的截面形状设置为矩形,如此,在与原有定子槽面积接近情况下可达到更高的槽满率,从而使电机达到较高的能量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发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部分的局部发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无人机的无刷电机绕线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无刷电机绕线结构包括用于绕制的导线201和电机定子203,电机定子203上设置有若干用于绕制导线201的定子槽202,定子槽202的截面形状设置为矩形,并且,导线201的截面形状也设置为矩形。
其中,导线201采用漆包金属导线或绝缘布包裹金属导线,其中,导线201优选设置为漆包铜线,或者,可使用不同导线替代漆包铜线进行绕制,例如使用漆包铝线、漆包银线等抑或改变绝缘层,使用绝缘布包裹纯金属导线进行绕制等。导线201的截面形状优选设置为正方形。
例如,将本定子槽202的槽间距面积为23.53mm2,可大约绕进14根边长1.28mm正方形漆包铜线,其横截面积相加约22.82mm2,槽满率为22.82/23.53*100%=96.98%,相比原有方案有显著提升。
如此,通过改进定子槽造型使其更接近矩形,同时使用矩形横截面漆包铜线进行绕制,在与原有定子槽面积接近情况下可达到更高的槽满率,从而使电机达到较高的能量密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飞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飞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13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流电机
- 下一篇:一种低压配电箱智能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