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水管防臭防虫装置的芯子锁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41450.0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6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金荣 |
主分类号: | E03C1/298 | 分类号: | E03C1/298;E03F7/04;E03F5/0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5 | 代理人: | 潘浙军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管 防臭 防虫 装置 芯子 锁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水管防臭防虫装置,具体为一种下水管防臭防虫装置的芯子锁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现有下水管防虫防臭装置(该装置设置在地漏中或脸盆的落水管中),一般由本体和位于本体内的芯子构成,其中芯子内孔一般为直通孔结构,直通孔的上开口为进水口,直通孔的下开口为出水口,并出于防臭防虫的考虑一般会在出水口设置带复位结构的密封挡板。
在目前,以上芯子都是直接放置在本体的安装孔口部,两者的连接部位并没有锁定,这使得在实际使用中,一旦管路中的返水压力过大就会将整个芯子顶出,进而造成防臭防虫装置的功能失效,给实际使用带来很大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下水管防臭防虫装置的芯子锁定装置,其能在使用中实现芯子与本体的完全锁定,能从根本上避免芯子被返水顶出的现象发生,具有结构简单实用且便于芯子拆卸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下水管防臭防虫装置的芯子锁定装置,包括本体和位于本体安装孔中的芯子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子在其上端外侧设有一外翻的连接沿边,连接沿边的外壁与本体安装孔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锁定结构。
进一步的,上述锁定结构包括设置在本体安装孔内壁上的卡槽和位于芯子连接沿边外壁上的卡舌,所述卡舌安装在连接沿边外壁上的凹槽中,卡舌的尾部与位于连接沿边上表面的旋钮连接,旋钮的转动可带动卡舌同步旋转而使卡舌头部伸出凹槽并进入本体上的卡槽中。
进一步的,各上述锁定结构相对连接沿边外壁呈圆周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由卡槽与卡舌构成的锁定结构,其能有效解决芯子相对本体在使用中的锁定问题,可从根本上消除因返水而导致的芯子顶出问题,保证防虫防臭装置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下水管防臭防虫装置的芯子锁定装置,包括本体1和位于本体安装孔11中的芯子2构成,所述芯子2在其上端外侧设有一外翻的连接沿边21,连接沿边21的外壁与本体安装孔11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锁定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锁定结构设定为两个,在实际中可根据尺寸大小需要而设定为一个或多个,且出于锁定受力均匀的考虑,以上锁定结构一般以连接沿边21外壁呈圆周均匀分布。
以上锁定结构包括设置在本体安装孔11内壁上的卡槽31和位于芯子连接沿边21外壁上的卡舌32。所述卡舌32安装在连接沿边外壁21上的凹槽211中,卡舌32的尾部与位于连接沿边21上表面的旋钮33连接。
在使用中,通过旋钮33的转动可带动卡舌32同步旋转而使卡舌32头部伸出凹槽211并进入本体1上的卡槽31中而实现两者的卡合锁定。
以上锁定结构的设置,其能有效解决芯子2相对本体1在使用中的锁定问题,可从根本上消除因返水而导致的芯子2顶出问题,保证防虫防臭装置的正常使用。
此外,在需要清理芯子2而进行拆卸时,只要反向转动旋钮33就可将卡舌32头部从卡槽31中退出,即可解除芯子2与本体1之间的约束,此时可自由地将芯子2从本体1安装孔11中取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金荣,未经张金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14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浮动承托台盆支架
- 下一篇:过滤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