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停车场车位引导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42409.5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2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贾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瑞迪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14 | 分类号: | G08G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停车场 车位 引导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停车场车位引导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中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为解决停车问题,在城市中心地带往往都修建有庞大的地下停车场,驾驶者进入停车场内停车时,一般都是通过目测来确定停车场的空余车位,而由于停车场内停车数量密集,加之驾驶者处于车内,视野有限,很难做到高效地选定空余车位,寻找空余车位不仅耗费大量时间,还对停车场内外的道路通行产生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停车场车位引导系统,该系统通过配置区域提示牌、车牌设备摄像机、扩音器及空位提示灯,对驾驶者进行停车提示,方便驾驶者快速寻找到停车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停车场车位引导系统,在停车场各停车区域的入口处安装有区域指示牌,用以显示该停车区域的空余车位数;在各停车区域行驶巷道的上方安装有车牌识别摄像机,用以识别行驶于巷道内的汽车的车牌;在各停车区域行驶巷道的前部位置安装有扩音器,用于停车场管理员对行进中的车辆进行语音提示;在停车场内的车位上方还安装有空位提示灯,用以提示驾驶者注意临近的空车位。
优选的,所述空位提示灯安装于离车位地面高2米处。
优选的,所述车牌识别摄像机安装于行驶巷道末端的上方处。
进一步的,该系统还包括有工控机,所述工控机统一控制区域指示牌、空位提示灯、扩音器及车牌识别摄像机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区域指示牌指示引导驾驶者驶入具有空位的停车区域,扩音器的语音提示及空位提示灯的灯光提示,引导驾驶者快速发现停车区域内的空位,实现快速停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系统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汽车100、停车场200、区域指示牌210、车位220、扩音器230、空位提示灯240、车牌识别摄像机250、工控机3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及2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在停车场200内,停车场内划分为A区及B区,在A、B停车区的中间设有汽车行驶巷道,汽车行驶巷道的两侧分布有若干个对称设置的车位220。
在停车场A区及B区的入口位置处安装有区域指示牌210,区域指示牌可实时显示该停车区域内的空余车位数。
在停车场A区及B区的汽车行驶巷道末端的上方处安装有车牌识别摄像机250,也可以根据停车场的实际光照情况,在汽车行驶巷道的上方按照一定的水平距离安装多个车牌识别摄像机,以提高车牌的识别精度。车牌识别摄像机用于识别行驶于巷道内的汽车100的车牌,并将车牌图像传输至停车场控制中心。
在各停车区域行驶巷道的前部位置安装有扩音器230,停车场管理员根据车牌识别摄像机识别到的车牌图像,结合汽车所在停车区域内的空位情况,用扩音器对行进中的车辆进行定向语音提示,引导驾驶者找到距离最近的空车位。
在停车场内的车位上安装有空位提示灯240,其中,空位提示灯安装于离车位地面高2米处提示效果最佳。空位提示灯主要用以提示驾驶者注意临近的空车位,以防因车速较快而错过临近的空车位。
结合图2的系统电路原理图,该系统还包括有安装于停车场控制中心内的工控机300,该工控机控制区域指示牌、空位提示灯、扩音器及车牌识别摄像机统一工作。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瑞迪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瑞迪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24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铰接式衬砌台车
- 下一篇:盾构上下穿越时盾构节点预制隧道及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