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油涡旋空气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43048.6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2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艾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汉钟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0 | 分类号: | F04C2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成秋丽 |
地址: | 2015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旋 空气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油涡旋空气压缩机,尤其涉及该机的壳体的轴 承安装孔。
背景技术
无油涡旋空气压缩机是一种利用涡旋机械原理获得压缩空气的机械设 备。其运行特点为动涡旋盘在驱动轴带动下绕静涡旋盘做公转平动,动涡 旋盘不能绕自己几何中心转动(即动涡卷不能产生自转)。如图1所示,三 曲轴(201、202、203)结构是防自转结构中在无油涡旋空气压缩机上应用 最广的一种结构。
三曲轴一端固定于动涡卷上,一端固定在壳体上,从而三曲轴即保证 动涡旋盘不自转,也对动涡旋盘形成轴向支撑。为了保证动涡旋盘和静涡 旋盘的轴向端面平行,三支曲轴的轴向端面定位面应共面。
现有技术设计方案是三个轴承安装孔端面分别加工,通过控制轴承孔 深度实现定位面共面,由于三个轴承安装孔分别加工,必然要求整个加工 过程和设备具有很高的重复定位精度,加工过程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无油涡旋空气压缩机的 轴承座,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本体;所述的壳体本体包括分别安装三支曲柄 轴的第一轴承安装孔、第二轴承安装孔以及第三轴承安装孔;所述的第一 轴承安装孔、第二轴承安装孔以及第三轴承安装孔加工成通孔,三个孔的 端面为一个平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轴承轴向定位面为 一个平面,所以可以通过一次铣削加工完成,更容易保证三个轴承安装孔 定位端面共面度,极大的简化了加工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三个三曲柄轴的截面分布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通孔结构示意图。
图3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曲轴2和3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2可见: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本体4;所述的壳体本体4包括分 别安装三支曲柄轴的第一轴承安装孔101、第二轴承安装孔102以及第三轴 承安装孔103;所述的第一轴承安装孔101、第二轴承安装孔102以及第三 轴承安装孔103加工成通孔,三个孔的端面为一个平面。
由图3可见:第二曲轴1通过第一轴承6和第二轴承7安装于壳体4 的第二轴承安装孔中,第一轴承6和第二轴承7轴向定位于壳体4的第一 端面3和第二端面5,在第一端面3处,通过第一轴承端盖2固定,在第二 端面5处,通过轴承座8固定。同第二曲轴1,第三曲轴14通过第三轴承 9和第三轴承10安装于壳体4的第三轴承安装孔中,第三轴承9和第四轴 承10轴向定位于壳体4的第三端面11和第四端面12,在第三端面11处, 通过第二轴承端盖13固定,在第四端面12处,通过轴承座8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壳体4将轴承安装孔设计成通孔,使得第一端面3和第 二端面5实际成为同一个平面,一次加工完成,从而避免了非通孔设计时, 本来要求共面度的第一端面3和第二端面5需要至少两次加工:即加工时, 设定程序先加工第一端面3,完成后需要提刀,移动到第二端面5后,再进 行第二端面5的加工。同样,第三端面11和第四端面12也成为同一个平 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轴承安装孔设计为通孔,简化多个端面为一个平面, 降低了加工设备的精度要求,提高了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汉钟精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汉钟精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30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