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扭力梁纵臂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43134.7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2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龚小彬;江明霞;原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21/05 | 分类号: | B60G21/05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25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扭力 梁纵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后扭力梁纵臂。
背景技术
后扭力梁,广泛应用于紧凑型轿车、MPV、SUV车型,后扭力梁具有结构紧凑、成本低廉,同时又有较非独立悬架更好的舒适性和操控性。
在汽车扭力梁结构中,由纵臂、横梁和其他附件组成。其中后扭力梁纵臂采用冲压扣合焊接或采用无缝钢管弯形而成。
冲压扣合焊接形式,由于冲压件分上、下两片分别设计模具,需要上下或内外两条焊缝,制造成本较高。由于焊缝布置问题,在设计扭力梁总成时很难将其他零件避开焊缝位置。
无缝管结构传统冲压工艺只能实现弯曲,管截面周长无法增加或减少。在扭力梁结构中由于局部位置应力较大,只能选用更大直径的管材,造成浪费。如采用新兴内高压成型,则加工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且方便扭力梁整体装配的汽车后扭力梁纵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后扭力梁纵臂,包括纵臂本体,纵臂本体为通过冲压成型的一管状整体结构,且管状开口处焊接,使其成为封闭管结构。
进一步的是:管状开口处焊接形成焊缝,纵臂本体包括方管段,方管段的焊缝设于方管段的侧面中心处,纵臂本体余下部分的焊缝均与方管段的焊缝方向相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冲压成型可实现复杂的整体形状和不同的截面周长,避免了无缝管纵臂管截面周长恒定而造成的局部强度薄弱的问题;改善了冲压纵臂造价高,多条焊缝造成焊接变形问题,同时由于纵臂只有一条焊缝,在扭力梁总成设计时,考虑避让焊缝位置较少,有利于总成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A-A截面图;
图4是图2的B-B截面图;
图中标记:1-纵臂本体、11-焊缝、12-方管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纵臂本体1,纵臂本体1为通过冲压成型的一管状整体结构,且管状开口处焊接,使其成为封闭管结构。其中冲压工序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落料→预成型→切边→收口→整形。
优选地,管状开口处焊接形成焊缝11,纵臂本体1包括方管段12,方管段12的焊缝11设于方管段12的侧面中心处,纵臂本体1余下部分的焊缝11均与方管段14的焊缝11方向相一致,即焊缝11整体位于同一平面内。合理设置焊缝,可方便冲压成型,同时也方便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31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空调电路
- 下一篇:一种车辆防侧翻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