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远程访问的双连接无线存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43606.9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0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陈儒;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兰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吴奇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程 访问 双连 无线 存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存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远程访问的双连接 无线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存储一般作为移动存储使用。移动存储是一种便携式存储设 备,如移动硬盘等存储介质。传统的移动存储需要通过数据线连接计算机或 安装在计算机上,才能被计算机访问。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无线存储的移动存 储设备,它能够利用自身的WiFi无线网络与计算机、移动终端连接和通信。 但是,这种无线存储的访问方式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安全性:
1.局域网内访问的无线存储装置访问距离有限,不能远程访问:无线存 储装置自身的WiFi无线网络信号强度与距离相关,在WiFi无线网络信号距离 接收装置超过一定距离就无法连接。
2.可远程访问的无线存储装置也仅能通过WiFi无线网络访问internet, 无法适应在快速移动的环境下使用。
3.数据安全性不高:无线存储装置自身的无线网络WiFi为公共频段,密 码容易被破解,导致数据容易泄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远程访问的双连接无线存储装置,克 服仅能在局域网内或相对静止条件下通过internet远程访问无线存储的问 题,并且具有访问权限授权、加密数据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远程访问的双连接无线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 单元、电源管理单元、固态存储模块、WiFi模块/4G通讯模块、GPS模块和接 口单元;
所述WiFi模块/4G通讯模块与中央处理单元相连,WiFi模块/4G通讯模块用 于接收/发送无线数据并传送至中央处理单元;
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与固态存储模块相互通信,所述固态存储模块设置有 若干个分区;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与中央处理单元、固态存储模块、WiFi模块/4G通讯模 块、GPS模块等相连,为它们提供电源;
所述GPS模块用于定位无线存储装置,并将定位的无线存储装置位置信息 传送至中央处理单元;
所述中央处理单元根据特定算法,自动切换WiFi模块/4G通讯模块,保证 无线存储装置可以实时连接Internet。
作为优选,所述接口单元包含若干个功能接口,所述接口单元与所述中 央处理单元和所述固态存储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WiFi模块/4G通讯模块可同时连接不同的终端,使无线存 储装置被不同的终端远程共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无线存储装置,通过WLAN和移动通 信模块双连接至internet,可自动切换,远程通过手机终端、PAD、PC等终 端可以进行安全地访问并控制。
此外:
1.广域网下远程访问及读写无线存储的数据,不受距离的限制。
2.无线存储双连接至云服务器,基于无线存储中内置的中央处理器单元, 实现WiFi模块和4G模块间的实时切换,提高无线存储装置的可移动性。
3.广域网下不同的无线存储之间通过P2P对等网络点对点直接传输数据, 数据不需要经过服务器或移动智能终端中转。
4.访问权限控制,通过无线存储内置的中央处理器单元、云服务器、客 户端软件等对无线存储装置以及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不泄密。无线存储 装置采用VPN技术连接云服务器,增强了无线存储装置的安全性,保证其不受 非法用户的侵入。
5.定位功能,通过无线存储装置内置的GPS模块,实现其定位,结合移动 智能终端的管理软件,可实时显示无线存储装置的位置范围,超出范围可实 施告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 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 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兰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兰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36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元件亚表面缺陷的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 下一篇:灰渣组分的快速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