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骨混凝土井盖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43761.0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9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姜文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专利技术开发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3 | 代理人: | 闫冬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骨 混凝土 井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城建地下管网设施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铁骨混 凝土井盖。
背景技术
井盖,用于遮盖道路或家中深井,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可用于绿化 带、人行道、机动车道、码头、小巷等,生活中非常的常见;并且井盖又 称为窨井盖,城市建设中会有好多地下管道,比如下水道、地下煤气管道、 自来水管道、电力管道、通讯管道、国防管道等,这些管道每隔一段要有 一个通向地面的出口,由管道到地面的这一段称为窨井,窨井口通常与地 面平齐,因此需要一个盖子,用来盖窨井的盖子,叫窨井盖。窨井盖通常 用钢筋水泥、金属、强化塑料等材料制成,形状以圆形和方形为主;在窨 井盖上,一般要注明井下管道的用途和管养单位及电话等信息。
但是现行井盖一般是球墨铸铁复合树脂井盖,其主要结构是用复合树 脂材料把球墨铸铁骨架全都包在其中构成,边角易破损,盖易裂,其受力 不合理,强度低,易破裂,材料使用不合理,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 了本创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骨混凝土井盖,用以克服上述技 术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铁骨混 凝土井盖,包括盖体以及井座,所述盖体设置在所述井座上,所述盖体内 设置有混凝土填料以及若干加强筋,若干所述加强筋纵横交织在所述盖体 内构成空心网格骨架,所述混凝土填料设置在所述空心网格骨架内。
较佳的,所述加强筋的横截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
较佳的,所述盖体底部向内收缩形成底圈,所述底圈边缘抵触连接在 所述井座上方。
较佳的,所述盖体上设置有铰链,所述井座上设置有铰链支架,所述 铰链与所述铰链支架铰接,从而将所述盖体连接在所述井座上。
较佳的,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井锁,其下部与所述井座的底部锁紧配合。
较佳的,所述井座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独立的斜支撑底脚。
较佳的,所述盖体的直径大于所述井座的直径,并且所述盖体的边缘 呈帽檐状,其与所述井座的上边缘配合。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受力合理,强度高,不 易破裂,材料使用合理的优点;加强筋的横截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这种 结构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其抗压抗弯的能力;底圈能够提高盖体与井座之间 的配合程度;盖体与井座之间采用铰接的方式能够便于盖体的启闭,并且 防止盖体丢失;井锁与井座的支撑槽底部配合锁紧,防止盖体过度窜动, 以及避免盖体被偷走;斜支撑底脚能够加强井座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铁骨混凝土井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盖体;2-井座;3-混凝土填料;4-底圈;5-铰链;6-铰链支架; 7-井锁;8-斜支撑底脚;9-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 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铁骨混凝土井盖,包括盖体1以及井座2,所述盖 体1设置在所述井座2上,所述盖体1内设置有混凝土填料3以及若干加 强筋9,若干所述加强筋9纵横交织在所述盖体1内构成空心网格骨架, 所述混凝土填料3设置在所述空心网格骨架内,现有的井盖的骨架是一块 平板,平板承受垂直压力的能力是最差的,这样的结构受力不合理,材料 的利用率较差,而本新型中的井盖,采用加强筋9形成的空心网格骨架结 构,类似于一个铁骨,然后在填充上混凝土,这样形成的结构具有受力合 理,强度高,不易破裂,材料使用合理的优点。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加强筋9的横截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 从结构学角度来说,这种结构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其抗压抗弯的能力。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盖体1底部向内收缩形成底圈4,所 述底圈4边缘抵触连接在所述井座2上方,这个底圈4在盖体1上,类似 于帽檐一样的边沿,能够与井座2相配合增加一个传力环和密封环,从而 提高盖体1与井座2之间的配合程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盖体1上设置有铰链5,所述井座2 上设置有铰链支架6,所述铰链5与所述铰链支架6铰接,从而将所述盖 体1连接在所述井座2上,铰接的方式能够便于盖体1的启闭,并且防止 盖体1丢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专利技术开发公司,未经黑龙江省专利技术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37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