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激光准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44525.0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9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郭进;梁笑;崔基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索斯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30 | 分类号: | G02B27/30;G02B27/09;G02B2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激光准直结构。
【背景技术】
首先,由于激光为相干光所以其均匀性较差,输出光斑干涉条纹较多, 明暗区域不均匀,因此激光补光的匀化工艺在激光补光的领域及激光准直应 用中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激光的匀化工艺及方法较多;例如:1)使用毛玻璃 匀化激光,让激光在匀化透镜组中产生多次漫反射和折射改变激光光束的方 向性实现光斑匀化,此类解决办法能有效改善激光光斑的均匀性,但由于折 射和漫反射现象的发生激光光线产生大量光损,引起激光出光功率会大幅度 降低,因此此类工艺会对激光补光和准直的芯片投入成本造成浪费(如5W 激光芯片可能出光功率只有4W);2)多透镜组一般为4-6片透镜组反复重 塑激光光线,此类方法也能有效改善激光光斑的均匀性,但由于激光光线反 复透过镜片会产生大量折射性光损(芯片出光功率仅为70%-90%),因此同 样会对激光补光和准直的芯片投入成本造成浪费;因此一种即能匀化激光光 斑又能减少出光光损的准直和匀化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由于激光光纤维出光孔径和激光芯片自身发射角度较小的限制, 使激光发射角度很难在匀化状态下达到35°以上,这样激光广角准直的广角 程度受到严重影响,但在各行业领域中当以激光补光或准直作为光源的解决 方案中,激光匀化状态下的准直广角程度显得尤其重要,否则会出现自身补 光盲区和激光光斑的手电筒效应(即激光补光范围小于取景装置的取景范 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激光准直结构,用以提高激光准直结构对激光补 光的光斑准直的均匀性和广角性以及出光功率的有效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激光准直结构,包括:变角准直结构外壳,以及置于 所述变角准直结构外壳内部并且依次连接的非球面双胶合透镜组、变角准直 结构驱动电机装置、变角准直结构电机驱动板、变角准直结构联动及控制板 和变角准直结构外部控制命令接口;还包括:置于所述变角准直结构外壳内 部的变角准直结构供电接口,用于为所述的激光准直结构取电;其中,所述 变角准直结构外部控制命令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接收外部控制命令, 并传递给所述变角准直结构联动及控制板;以及,所述的变角准直结构电机 驱动板根据变角准直结构联动及控制板的命令驱动和控制变角准直结构驱动 电机装置,再由所述的变角准直结构驱动电机装置移动非球面双胶合透镜组。
其中,在所述的变角准直结构驱动电机装置与变角准直结构电机驱动板 之间还连接有电位器装置,用于调整所述变角准直结构驱动电机装置的控制 精度。
其中,所述的非球面双胶合透镜组包括至少2片镜片,其中每一镜片包 括非球面透镜和双胶合透镜,以双胶合方式连接。所述非球面透镜和双胶合 透镜的形状和曲面参数与激光发射的角度相匹配。
其中,所述的变角准直结构外壳内部具备安装所述非球面双胶合透镜组 并使各镜片同心同轴的机构。
其中,所述的变角准直结构驱动电机装置采用直流电机或步进电机。
其中,所述的变角准直结构电机驱动板为多层PCB变角准直结构电机驱 动板;所述的变角准直结构联动及控制板为多层PCB变角准直结构联动及控 制板。
本实用新型的激光准直结构,具备改善激光光束出光光斑的均匀性和细 腻程度,且具备在同轴状态下大幅度地扩大激光发射角度的变化范围等功能。 可以用在多层积阵列式激光器和能量光纤输出的尾纤式激光器上,且在阵烈 式激光器中能避免激光光斑的蜂窝效应。采用多个非球面似透镜组和双胶合 式透镜工艺以达到更佳匀化激光和控制激光角度变化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激光准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非球面双胶合透镜组1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索斯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索斯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45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