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型机油传感报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44765.0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9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庆国 |
主分类号: | F01M11/10 | 分类号: | F01M11/10 |
代理公司: |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0 | 代理人: | 熊雁 |
地址: | 721300 陕西省宝鸡市陈***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型 机油 传感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器或润滑系统的零部件,具体涉及改进型机油传感报警器。
背景技术
通常发动机在使用时,其内部填充机油用于润滑和冷却,随着发动机的使用,其内部填充的机油会发生损耗,一旦机油缺失,将会造成发动机的磨损,中国专利机油口外插式报警器(公布号CN204152589U)存在以下问题:在冬季或者严寒地区,机油的粘度增大,流动性降低,很容易引起误报,引发发动机意外停机,究其原因为:机油进入报警器内的流量减小,或者是由于位于报警器下端的调速齿轮转动,引起涡流,从而对报警器内的机油产生吸抽,加速报警器内的机油下泄,从而加剧浮子的下行,浮子下行引起误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答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降低误报率的改进型机油传感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改进型机油传感报警器,包括底座和与底座固定相连的芯管,芯管上设有与外部连通的若干个机油孔,芯管内部设置有一联动导通装置,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一报警及熄火控制电路,所述联动导通装置与报警及熄火控制电路相连,所述芯管底部设置有若干个节流孔,所述节流孔的中心轴线均与芯管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
优选地,节流孔的中心轴线均位于芯管的同一横截面上,所述横截面距芯管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3mm。
优选地,节流孔设置为四个,节流孔为圆形通孔,其直径为1.2-2.5mm。
优选地,四个节流孔均布在芯管的圆周面上。
或者优选地,机油孔设置为四个,四个机油孔的中心轴线均位于芯管同一横截面内。
优选地,四个机油孔的中心轴线两两重合。
优选地,机油孔均布在芯管的圆周面上。
优选地,芯管顶部中心处设置有一插线孔。
本实用新型利用中心轴线与芯管中心轴线垂直设置的节流孔,避免位于报警器下方调速齿轮的转动引起的涡流对报警器内部机油的吸抽,同时通过机油孔增大进入报警器的流量,有效降低误报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改进型机油传感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示意图
附图标记:1-芯管,2-底座,3-节流孔,4-机油孔,5-插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改进型机油传感报警器,包括底座2和与底座2固定相连的芯管1,芯管1上设有与外部连通的若干个机油孔4,芯管1内部设置有一联动导通装置,所述联动导通装置包括导电片和浮子,所述导电片有两个,均分别电连在报警及熄火控制电路上,其中一个导电片设置在芯管1中部,另一个导电片设置在芯管1与底座2相对的一端,浮子中心处设有一导电心轴,该导电心轴穿过浮子,且其两端均分别伸入芯管1中部和底部的导电片中,所述导电心轴的长度大于两导电片之间的间距,浮子通过该导电心轴活动设置在两导电片之间;所述报警及熄火控制电路设置在底座2内部,报警及熄火控制电路包括机油报警灯、联动导通装置、可控硅控制端和机壳接地端,所述机油报警灯、联动导通装置、机壳接地端和可控硅控制端之间依次电连;所述联动导通装置与报警及熄火控制电路相连,所述芯管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节流孔3,所述节流孔3的中心轴线均与芯管1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节流孔3的中心轴线均位于芯管1的同一横截面上,所述横截面距芯管1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3mm。节流孔3设置为四个,节流孔3为圆形通孔,其直径为1.2-2.5mm。四个节流孔3均布在芯管1的圆周面上。机油孔4设置为四个,四个机油孔4的中心轴线均位于芯管1同一横截面内。四个机油孔4的中心轴线两两重合。机油孔4均布在芯管1的圆周面上。芯管1顶部中心处设置有一插线孔5,报警及熄火控制电路的导线均穿过插线孔5与发动机相连,芯管1上设置有螺纹,用于与发动机壳连接。
节流孔3的中心轴线与芯管1中心轴线垂直设置,可有效避免位于报警器下方调速齿轮的转动引起的涡流对报警器内部机油的吸抽,从而降低误报率,而机油孔4设置为四个可有效增大机油进入报警器的流量,当报警器安装时,尽管紧贴发动机箱体端盖的侧壁,可能形成机油孔的遮蔽,但是四个机油孔4的设置可有效增大报警器内部的进油量,进而有效降低误报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庆国,未经王庆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47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