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手持终端的热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46182.1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1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何婕;徐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D15/02 | 分类号: | F24D15/02;F24D19/1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龙玉洪 |
地址: | 40005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手持 终端 循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暖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有手持终端的热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供暖线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冬季供暖,而南方地区则没有。南方城 市在规划时便不存在供暖专项,建设的时候更不会考虑。因此,在南方实现集 体供暖目前来看是不现实的。但南方的冬季阴冷潮湿,人们对供暖的需求也越 来越强烈。因此人们通过设计壁挂炉或供暖器来实现供暖。传统的壁挂炉或供 暖器设置有机械开关,用户通过打开机械开关启动供暖系统。这种结构的供暖 系统使用不灵活,供热效果差,不够高效节能,且温度不易调节,工作性能不 稳定造成用户舒适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手持终端的热循环系统,直接在热水 器的基础上设置供暖管路,通过手持终端和控制模块实现热水器的智能化多功 能用途。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手持终端的热循环系统,包括热水器及与热水器进水口连接的给 水模块,与热水器出水口连接的热水输出管,热水输出管经手动开关连接有莲 蓬头,其关键在于:
所述热水输出管上还连接有至少一路供暖模块;所述供暖模块的上游为进 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上安装有供暖电磁阀,中游为热交换管路,下游为回水 管路;各路供暖模块的回水管路流入同一汇流管经水泵3连接有水箱;所述水 箱的出水管与所述热水器进水口连接,所述水箱的出水管上安装有水箱电磁阀; 所述水箱内放置有相变材料,且该水箱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还包括手持终端和控制模块,所述手持终端上设置有键盘、一号单片机、 无线发射芯片、一号高频功率放大电路、一号射频天线;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无 线接收模块、二号单片机、执行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执行模块由各路供 暖电磁阀及所述水箱电磁阀组成,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由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 压力传感器组成;用户经手持终端上键盘发送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依次经一 号单片机编码后发送给所述无线发射芯片,所述无线发射芯片将控制指令传递 给一号高频功率放大电路放大后,再经所述一号射频天线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 的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将该控制指令传递给所述二号单片机,所 述二号单片机根据该控制指令及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信号控制所述执行模 块工作。
基于上述结构的供暖系统,在不影响淋浴供水的情况下,不仅实现了热水 器的多功能用途,还解决了南方地区供暖需求,每家每户供暖系统相互独立, 根据需求打开或关闭供暖系统,节约能源。而且在供暖模块上设置供暖电磁阀, 就可以使用手持终端无线控制供暖模块的打开或关闭,提高供暖系统的智能化, 方便用户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手持终端的键盘采用多路按键开关S1,按键开关S1的一端 连接在一号单片机的数字信号输入端,另一端接地;所述一号单片机经 RXD/TXD与无线发射芯片相连,所述无线发射芯片的输出端经电容C1连接所 述一号高频功率放大电路的晶体管Q1的基极,所述晶体管Q1的基极还经电阻 R1后接地,发射极经电阻R2后接地,电阻R2两端并联有电容C3,集电极依 次经电感L1、电阻R3后接高电平VCC1,所述电感L1和电阻R3的公共端经 电容C3接地;所述晶体管Q1的集电极还经电感L2后接一号射频天线,所述 电感L2的两端分别经电容C4、C5后接地。所述手持终端电路中的晶体管Q1 提供输出功率放大和稳定运行所需的隔离功能,满足电路功能的同时降低了电 路成本。
将供暖模块开关集成在手持终端上,用户直接使用手持终端上按键对控制 模块发送控制指令,实现对供暖系统的控制,实现供暖系统的智能化,提高用 户使用舒适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的无线接收模块包括二号射频天线、二号高频 功率放大电路和无线接收芯片;所述二号射频天线经电解电容C6后接结型场效 应晶体管Q2的栅极,所述结型场效应晶体管Q2的栅极还经电阻R4接地,所 述结型场效应晶体管Q2的源极接地,漏极经电感L3后接高电平VCC,所述结 型场效应晶体管Q2的漏极还经电解电容C7后接所述无线接收芯片的输入端, 所述无线接收芯片经RXD/TXD与所述二号单片机相连。
在具体实施时,将热交换管路设计成“S”形或其他可集中在某个区域的 形状后,铺设在地板下方,目的是为使得热交换管路集中铺设在人们在家里长 时间待的位置,比如沙发、床等区域,这样即解决了供暖问题,又节约了大量 能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未经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61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