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流控分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46381.2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64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江雷;徐国栋;王京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赵晓丹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流控 分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量控体系中微量液体的分流装置。
背景技术
微量控体系能够实现微量液体的输送、分离及反应,对于一些精密实验 的设计及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微腔尺寸小于0.50mm时,由于水内聚力 和附着力的作用,水流很难实现均匀铺展分散,只沿中心部位,顺着齿形槽 向下流。这会严重影响微量液体的输送效果及预期的实验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微量液体均匀分流的微流控 分流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微流控分流装置,包括:提供微量液体的微型输出液体胆管;微流 供液座,与所述微型输出液体胆管连通;微流导向模板,设置在所述微流供 液座上用于导出液体;靠近所述微流导向模板的下端口处,横向开设有一U 型槽,所述U型槽的两端口处开口。采用上述结构后,U型槽能够起到横向 毛细管的作用,微量液体首先沿横向方向向U型槽的两端扩散,当充满U型 槽后,微量液体即沿着下边每一齿的间隙向外流出。在本实用新型中,因U 型槽的两端开口处的面积远小于其下出口处的面积,且位置较高,因此上部 无水溢出。
优选地,所述U型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微流导向模板上的齿槽的深度。
优选地,所述U型槽两端口处开口的宽度为0.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原理简单,容易实现,可以有效解决微流控体系微量液体分 流问题,能够推广应用到相关微量液体分流体系,对于发展新型、高质量的 微流装置,及开展相关微型实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微流导向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 型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 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 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微流控分流装置,包括:提供微量液体的微型输出液 体胆管1、微流供液座2和微流导向模板3;微流供液座2与微型输出液体胆 管1连通,微流导向模板3设置在微流供液座2上用于导出液体;靠近所述 微流导向模板2的下端口处,横向开设有一U型槽31,U型槽31的深度大 于微流导向模板3上的齿槽的深度,U型槽31的两端口311处开口,开口的 宽度为0.2mm。U型槽31能够起到横向毛细管的作用,实现微量液体沿横向 方向向U型槽31的两端扩散,当液体充满U型槽31后,微量液体即沿着微 流导向模板3的下端每一齿的间隙向外流出。在本实用新型中,因U型槽31 的两端口311处的面积远小于其下出口处的面积,且位置较高,因此U型槽 31上部无水溢出。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 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 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 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63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物血浆成份检测辅助装置
- 下一篇:十字形双环填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