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客车转向拉杆疲劳及刚性试验用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47474.7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9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卫建伟;薛聚广;杨浩;李腾;迟光亮;郑笑;王天玉;卜天玉;庞中华;武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精益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2 | 分类号: | G01M1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徐皂兰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客车 转向 拉杆 疲劳 刚性 试验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加载试验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客车转向拉杆疲劳及刚性试验用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客车行业及其零部件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对客车安全性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近些年,在市场反馈的客车转向拉杆断裂问题越来越多,严重时造成车毁人亡。转向拉杆的安全问题受到各大客车及零部件厂商高度重视。为保证客车转向拉杆质量,保证客车转向稳定,防止不合格转向拉杆产品流入市场。目前,客车零部件生产企业通常通过转向拉杆台架试验判定转向拉杆是否合格,目前这种方法是业界最直接、最方便、最有效的判定方法。
客车转向拉杆台架试验,国家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出台有《QC/T648-2000汽车转向拉杆总成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该要求及方法中明确要求转向拉杆台架试验时转向拉杆受力要与实车一致,要求台架试验时转向拉杆两端球头处只能承受沿拉杆轴线方向作用力,但试验过程中,拉杆中间位置变形量较大,拉杆两端球头处承受较大弯矩,如无法将此弯矩影响消除,试验结果准确性无法满足,且此弯矩对作动器6产生较大破坏作用,长时间试验会损坏台架作动器。
实用新型内容: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客车转向拉杆疲劳及刚性试验用夹具,它是在设计一种能够保证加载试验过程中转向拉杆受力与实车受力一致,即转向拉杆只承受沿拉杆轴线方向的作用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客车转向拉杆疲劳及刚性试验用夹具,其中:包括方箱、连接块、转向拉杆、连接座、滑轨、作动器、龙门架及反力座,所述的方箱下端固定在试验台上,方箱侧面通过连接块与转向拉杆的前端连接,转向拉杆的后端与连接座连接,连接座下端与滑轨滑动连接,滑轨固定在试验台上,作动器前端与连接座铰接,作动器后端与反力座铰接,试验台上设置有龙门架,作动器前端顶面吊装连接在龙门架上。
进一步,所述的作动器顶面与龙门架之间设置有强力弹簧,作动器通过强力弹簧吊装连接在龙门架上。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块底端与方箱侧面紧固连接,所述的连接块与转向拉杆前端铰接。
进一步,所述的作动器前端与连接座通过前球铰铰接,所述的作动器后端与反力座通过后球铰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试验结果准确性高,能够保证加载试验过程中转向拉杆受力与实车受力一致,即转向拉杆只承受沿拉杆轴线方向的作用力,且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滑轨,保证了试验过程中转向拉杆总成球头位置永远只承受沿拉杆轴线方向作用力,试验加载拉压力方向不受拉杆中部变形产生弯矩影响,试验结果真实可靠。
2.作动器工作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作动器两端装配有前、后球铰装置,当作动器承受小角度偏离轴线方向作用力时,前、后球铰装置会保证作动器小角度调整自适应偏移力的影响,作动器联接转向拉杆一端还有强力弹簧进行吊装,消除了作动器自重对试验过程安全方面的影响,保证作动器一直安全、正常工作。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计新颖、通用性好、加工制造成本低廉,本实用新型中滑轨、球铰、吊装强力弹簧同时使用,设计前沿。本实用新型只需更换连接块及连接座,即可满足不同球头尺寸转向拉杆台架试验需求,保证了不同尺寸转向拉杆台架试验的通用性。本实用新型中的各种工装均为简单的焊接、机加件,备料比较简单,工装精度要求较低,加工、制造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客车转向拉杆疲劳及刚性试验用夹具,包括方箱1、连接块2、转向拉杆3、连接座4、滑轨5、作动器6、龙门架7及反力座8,所述的方箱1下端固定在试验台上,方箱1侧面通过连接块2与转向拉杆3的前端连接,连接块2底端与方箱1侧面紧固连接,所述的连接块2与转向拉杆3前端铰,转向拉杆3的后端与连接座4连接,连接座4下端与滑轨5滑动连接,滑轨5固定在试验台上,作动器6前端与连接座4通过前球铰10铰接,作动器6后端与反力座8通过后球铰11铰接,试验台上设置有龙门架7,作动器6前端顶面吊挂连接在龙门架7上。所述的作动器6顶面与龙门架7之间设置有强力弹簧9,作动器6通过强力弹簧9吊装连接在龙门架7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精益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精益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74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织造网格布经纱上胶机
- 下一篇:一种双色格子织物的色花排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