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田间道路工程中生态竹排软基复合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49894.9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4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陈运春;郑宏刚;张建生;李建华;葛兴燕;张川;刘淑霞;张耿杰;曾维军;廖丽君;郭晓飞;王豹;余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08 | 分类号: | E02D3/08;E01C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李中强 |
地址: | 650201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田间 道路 工程 生态 竹排 复合 加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田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田间道路工程中生态竹排软基复合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在地势平缓低洼,受湖区滩地地下水浸渍,使低洼田块长期浸泡于水中,形成冷浸田。由于冷浸田终年积水,长期浸泡,土壤结构破坏,土粒分散,稀泥糊浆,通透性差,土温低,形成淤泥底层的软基础。目前,淤泥软基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桩基法、换土法、灌浆法、排水固结法和加筋法,但是在大面积的软基础处理中,仍然解决不了基础下沉问题。
竹制材料具有资源丰富、成长周期短、能耗低、材料性能良好等特点,将其应用于中小型土木工程的建筑或桥梁建设,不仅经济、减少消耗,且符合生态环保及可持续发展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然而,在我国的软土地基处理中,为建立工作垫层,多采用荆笆、竹片等抗压强度低,整体性差、抗不均匀沉降能力低的材料。此时,需对这些材料进行复合施工,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同时,还可利用材料来降低土的含水量,使其工后沉降量将得以减小,达到控制沉降变形的目的。
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利用竹制材料的复合软基结构,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有效解决淤泥下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田间道路工程中生态竹排软基复合加固结构,利用生态环保的竹制材料,构筑出田间道路的复合型软基结构,通过竹桩和竹排,形成整体结构,有效的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解决了田间道路工程中淤泥下沉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利于推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田间道路工程中生态竹排软基复合加固结构,所述的软基复合加固结构由竹桩、竹排和土工织物组成,其中,所述的竹排由竹篱笆分横竖两排组成纵横交错的格栅,并通过铁丝固定在作为支架的半片竹子上,竹排水平铺设在已清淤的软基底层;所述的竹桩为上端开口,底端封口的竹筒结构,竹桩上部的竹筒壁上设置有对穿孔,竹桩设置在竹排的格栅间隙中,竖直插入下层淤泥层中;所述的土工织物铺设在竹排上方,土工织物内包裹有填充物,并用呢绒线缝合,使土与土工织物材料形成整体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竹排铺设在上层清淤的淤泥中,离地面线高度为1-1.2m。
作为优选,所述的竹桩为均匀的竹筒结构,竹桩长30-50cm。
作为优选,所述的竹桩上部的竹筒壁上设置有位置对应的对穿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竹篱笆为垂直竹节方向均匀砍出的条状竹片,条状竹片展开成所形成的平面结构,所形成的条状竹片的宽度为3-5cm,厚度为0.5-1cm。
作为优选,所述的土工织物通过纵向搭接或缝接,搭接宽度不小于20厘米。
作为优选,所述的土工织物包裹的填充物为砾石、卵石、碎石头或粘土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益处:
1、本实用新型采用竹制材料应用于中小型土木工程的建筑,构筑出田间道路的软基结构,不仅经济、减少消耗,且符合生态环保及可持续发展要求。
2、本实用新型对竹制材料进行结构优化,采用竹桩、竹排混合加固的方式,并结合土工织物形成整体结构,有效的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解决了田间道路工程中淤泥下沉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利于推广。
3、本实用新型的竹桩上部的竹筒壁上设置有位置对应的对穿孔,可在施工过程中利用竹桩空腔的聚水作用,利用竹桩的挤土效应产生了超孔隙水压,使土中自由水可以进入竹桩孔内;同时,在施工间歇期,在静水压力作用下,随着超孔隙水压的消散,土中自由水也可以进入竹桩孔内。若施工中遇到淤泥质土,淤泥可通过对穿孔流入竹桩孔内;若是孔内水比较多,则可采取抽水方式将其排除;随着孔内水位降低,土中自由水又会渗入竹桩内,使土的含水量得以进一步降低,土的抗剪强度得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增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竹排A-A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竹排平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竹桩A-A剖面图。
图中:1-地面线、2-竹排、3-土工织物、4-上层清淤、5-竹桩、6-淤泥、7-填充物、8-呢绒线、9-竹篱笆、10-半片竹子、11-铁丝、12-对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98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局部振动高压喷射搅拌桩机
- 下一篇:一种高效夯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