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钢管两端成型模具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49908.7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8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陈仲伟;郭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臣机电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35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钢 两端 成型 模具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圆钢管加工装置,尤其涉及圆钢管两端成型模具组件。
背景技术
圆钢管指的是两端开口并具有中空同心圆断面,其长度与周边之比较大的 钢材。
圆钢管加工的工艺流程包括带钢的检验、剪切、定尺、定型、焊接、磨平 (无缝化)、定尺、检验。Ф76钢管广泛用于管道、热工设备、机械工业、石油 地质钻探容器、化学工业等领域。
钢带在加工过程尤其在定型阶段,通常将带钢通过多种模具,在各个模具 定型的作用依次加工成型。带钢经过传统的模具定型后,其强度、模量损伤较 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成型平稳、成型规整、钢管强度高、 模量大的圆钢管两端成型模具组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圆钢管两端成型模具组 件,包括若干组两端成型模具组件,若干组所述两端成型模具组件按工艺流程 从前至后依次设置。
每一个两端成型模具组件均包括左模具、右模具,所述左模具的右侧、所 述右模具的左侧均开设有向内凹陷的开口,所述左模具、右模具的开口向相设 置;所述开口的底部呈倾斜状向内延伸至中部、再呈弧形状向内延伸至上端、 再呈倾斜状向外延伸至所述开口的顶部。
工艺在前的两端成型模具组件中左模具、右模具之间的间距大于工艺在后 的两端成型模具组件中左模具、右模具之间的间距。
优选地:所述若干组两端成型模具组件按工艺流程从前至后依次包括第一 两端成型模具组件、第二两端成型模具组件、第三两端成型模具组件、第四两 端成型模具组件、第五两端成型模具组件;
所述第一两端成型模具组件中的左、右模具其开口处弧面的弧度为55°、半 径为38.4mm;
所述第二两端成型模具组件中的左、右模具其开口处弧面的弧度为70°、半 径为38.4mm;
所述第三两端成型模具组件中的左、右模具其开口处弧面包括位于下方的 第一弧面以及位于上方的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弧面底部 相连;所述第一弧面的弧度为20°、半径为83.3mm,所述第二弧面的弧度为70°、 半径为38.4mm;
所述第四两端成型模具组件中的左、右模具其开口处弧面包括位于下方的 第三弧面以及位于上方的第四弧面,所述第三弧面顶部与所述第四弧面的底部 相连;所述第三弧面的弧度为45°、半径为56.31mm,所述第四弧面的弧度为60°、 半径为38.4mm;
所述第五两端成型模具组件中的左、右模具其开口处弧面包括位于下方的 第五弧面以及位于上方的第六弧面,所述第五弧面顶部与所述第六弧面的底部 相连;所述第五弧面的弧度为60°、半径为48.66mm,所述第六弧面的弧度为60°、 半径为38.4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多组圆钢管两端成型模具组件,对带钢 的两边逐渐向中间弯曲、挤压、合拢,使得带钢渐变成圆钢管状,实现加工的 平稳、降低强力、模量的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圆钢管两端成型模具组件中第一两端成型模具组件的结 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圆钢管两端成型模具组件中第二两端成型模具组件的结 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圆钢管两端成型模具组件中第三两端成型模具组件的结 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圆钢管两端成型模具组件中第四两端成型模具组件的结 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圆钢管两端成型模具组件中第五两端成型模具组件的结 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圆钢管两端成型模具组件,以加工型号为Ф76 钢管的两端成型模具组件为例,包括按工艺流程从前至后依次设置的第一两端 成型模具组件2、第二两端成型模具组件4、第三两端成型模具组件6、第四两 端成型模具组件8、第五两端成型模具组件9。
每一个两端成型模具组件均包括左模具、右模具,所述左模具的右侧、所 述右模具的左侧均开设有向内凹陷的开口,所述左模具、右模具的开口向相设 置;所述开口的形状为底部呈倾斜状向内延伸至中部,再呈弧形状向内延伸至 上端,再呈倾斜状向外延伸至所述开口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臣机电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臣机电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99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