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区位报警安检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0352.3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0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黄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兵工安检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3/10 | 分类号: | G01V3/10;G01V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陈正兴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位 报警 安检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检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多区位报警安检门。
背景技术
安检门,由门框横梁上设置的控制箱和门框两侧的探测线圈组成,可对人身是否携带有金属物品进行非接触探测和报警,用以发现故意隐藏的金属武器等威胁公共安全的物品。其作用是通过安检门的人员进行检查,以保证进入一定区域的所有人员不携带有威胁他人安全的金属制的危险品。其广泛应用于民航、车站、码头、官方机构、博物馆、体育场等大型公共活动场所,近年来在公司企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
传统的安检门大部分是做成单个报警探测区域的结构,也有小部分会做成两到三个报警探测区域的结构,因为各个报警探测区域圴是通过磁感应线圈来实现探测功能的,如果做成多个结构易造成磁干扰,影响探测的精确及灵敏度。另外,传统的各个报警探测区域之间不能够进行合并及断开控制,不能够根据各地方的需求而设定,适用范围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多区位报警安检门,其可选择性地进行多个区位进行探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多区位报警安检门,包括安检门体及设置在安检门体顶部的控制箱,控制箱包括主控电路板、散热组件和指示控制面板,指示控制面板包括显示屏和操作面板,安检门的边缘通过稳定支撑架进行加固,安检门包括左侧门和右侧门,左侧门的内侧面设有用于进行电磁波发射的大线圈,右侧门的内侧面设有用于接收电磁信号的小线圏,大线圈与小线圈处于同一水平面,安检门的外侧面设有电源总开关、报警器和电源接口。
所述左侧门与右侧门的内部自上而下共分成四组以上的感应区域,并在相邻两组感应区域之间设有防干扰隔层和通断隔层,左侧门或者右侧门的外侧面设有用于控制通断隔层进行导通与断开的通断控制开关,左侧门与右侧门前后两端的表面均设有凹槽,在该凹槽内固定卡紧有四组以上用于指示金属感应位置的区位指示灯,每组区位指示灯的位置与每组感应区域的位置相对应,该区位指示灯自上而下进行竖向整齐排列,并在左侧门与右侧门的前后两端表面设有用于密封盖住区位指示灯的透明防水盖,每组区位指示灯旁还设有用于调节灵敏度的调节旋钮。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左侧门与右侧门的底部均设有结构对称的防震胶座,防震胶座的顶部还设有震动传感器。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防震胶座的底部还套装有密封防水套。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区位指示灯为LED灯珠。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稳定支撑架的底部还设置有加强筋。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控制箱的底面设有检修门,检修门通过开门报警锁进行锁紧。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左侧门与右侧门均由两层高密度防火板以及包覆于防火板边缘的铝合金边条组成。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增设有多组感应区域,并通过防干扰隔层与通断隔层进行隔离,使相邻各给组感应区域之间不会有任何磁干扰,确保每组感应区域均能够准确探测出各种危险物品,而且灵敏度高,进行多个区位进行探测能够精确知道危险物品所对应的位置,再通过区位指示灯进行相应的指示,并且能够对各组感应区域进行通断控制,使各组感应区域可进行合并与断开,以适应不同的需要,适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控制箱,2为左侧门,3为右侧门,4为防震胶座,5为震动传感器,6为区位指示灯,7为调节旋钮,8为稳定支撑架,9为显示屏,10为操作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参照图1,其具体实施的多区位报警安检门包括安检门体及设置在安检门体顶部的控制箱1,控制箱1包括主控电路板、散热组件和指示控制面板,指示控制面板包括显示屏9和操作面板10,安检门的边缘通过稳定支撑架8进行加固。安检门包括左侧门2和右侧门3,左侧门2的内侧面设有用于进行电磁波发射的大线圈,右侧门3的内侧面设有用于接收电磁信号的小线圏,大线圈与小线圈处于同一水平面,安检门的外侧面设有电源总开关、报警器和电源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兵工安检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兵工安检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03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