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墨电极坩埚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0664.4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9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飞;李士俊;刘志远;杨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营口市华兴炭素厂 |
主分类号: | F27B14/10 | 分类号: | F27B14/1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洪福 |
地址: | 11500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电极 坩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电极制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石墨电极坩埚。
背景技术
普通的烧结石墨坩埚不可避免的存在组织缺陷,使用寿命较短。对一些特 殊的粉状原料进行石墨化,特别是诸如锂离子电池高纯人工石墨电极材料加工 时,工作温度达到2500℃~3000℃,而且对坩埚的封闭性要求较高。当使用普 通石墨坩埚进行处理时,为了对坩埚进行封闭作业,需要在石墨坩埚上用相同 材料制作一个直径与坩埚一样的圆盘状盖子,由于这种圆盘状盖子与坩埚无法 固定,搬运时容易脱落,操作时容易混进异物。高温加热过程中为了使坩埚内 产生的气体排出,需要在圆盘状盖子顶部设置一些贯通的排气孔,透气孔直径 过小容易造成阻塞,无法实现排气,直径过大则杂质异物容易通过排气孔进入 坩埚之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可靠、能够防止排气孔阻塞、 耐高温和使用寿命长的石墨坩埚。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石墨电极坩埚,包括坩埚本体和坩埚 盖,所述坩埚本体上部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坩埚盖下部外侧设有外螺纹,所 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能够配合使用,在所述坩埚盖下部设置盲孔,当所述坩 埚本体和所述坩埚盖拧紧封闭后,所述盲孔的底面要高出所述坩埚本体顶面, 在所述盲孔底面沿水平方向设置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在坩埚盖的上沿底面贯通。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孔为4个,所述坩埚盖盲孔的底面高出封闭后的坩埚 本体顶面8mm~15mm,所述坩埚盖盲孔的底面高出封闭后的坩埚本体顶面10mm, 所述排气孔直径为5mm,所述坩埚本体和坩埚盖采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材料。
本实用新型采用有益效果是:由于坩埚本体和坩埚盖螺纹连接,坩埚能够 很好密封,既能防止杂质进入埚体之内,又能防止搬运过程中坩埚盖脱落。排 气孔设置在坩埚盖盲孔之内高出坩埚本体上沿8mm~15mm,能够有效地排出气体 又不会阻塞排气孔。使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材料加工制造的石墨坩埚还具有耐 高温、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坩埚整体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坩埚本体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坩埚盖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坩埚盖排气孔一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石墨电极坩埚包括坩埚本体1和坩埚盖2,坩埚本体1 和坩埚盖2均采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材料机械加工而成。所述坩埚本体1与坩 埚盖2接触的部位为螺纹段8,在所述坩埚本体1上部内侧加工内螺纹3,内螺 纹段的长度为65mm~75mm。在所述坩埚盖2下部外侧加工外螺纹4,外螺纹段 的长度为55mm~65mm。所述内螺纹3与所述外螺纹4能够配合使用,使坩埚盖 2能够拧入坩埚本体1对其进行密封。
如图3、图4所示,坩埚盖1包括螺纹段,8、上沿段5,坩埚盖下部螺纹段 8中心部位设置盲孔6,盲孔6的深度为73mm~65mm,当所述坩埚本体1和所 述坩埚盖2拧紧封闭后,所述盲孔6的底面要高出所述坩埚本体顶面8mm~15mm, 优选的尺寸为10mm。在所述盲孔6底面沿水平方向设置4个排气孔7,排气孔7 的位置与盲孔6底面基本平齐。排气孔7沿水平方向向坩埚盖2外沿延伸,在 上沿段5的底面拐直角后与外部贯通,形成坩埚本体1内部通过坩埚盖盲孔6 与坩埚外部联通的排气通道,这样的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杂质自排气孔进入坩 埚。当然,排气孔7也可以沿水平方向直接与外部联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营口市华兴炭素厂,未经营口市华兴炭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06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频感应电炉熔炼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带电子阀门的燃气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