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粉末抗氧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0696.4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7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莫文剑;盛洪超;单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铜宝锐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1/00 | 分类号: | B22F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粉末 氧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粉末抗氧化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对金属粉末进行抗氧化的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粉末具有比表面积大,活性高,易氧化的特点,在对金属粉末脱氧热处理后,一般要做破碎,然后对粉末做抗氧化处理,现在做抗氧化多使用转动或搅拌式混料机将粉末与抗氧剂混合均匀,但此类抗氧化工艺都会由于搅拌或粉末撞击影响粉末的形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粉末抗氧化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金属粉末抗氧化方法,其包括:对金属粉末进行细碎处理,同时向细碎后的金属粉末喷洒抗氧化剂。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粉末抗氧化方法包括:将经脱氧热处理过的金属粉末输入细碎室进行细碎后立即输出,同时向输出的金属粉末喷洒抗氧化剂。
进一步的,所述的金属粉末抗氧化方法包括:依据金属粉末的细碎速度而同步提高或降低抗氧化剂的喷洒速度。
一种金属粉末抗氧化装置,其包括:
用以对待处理的金属物料进行细碎处理的细碎室,
用以接收细碎处理后的金属粉末并立即将其输出的下料机构,
以及,用以向下料机构输出的金属粉末喷洒抗氧化剂的抗氧化喷洒机构;
其中所述细碎室和下料机构连通,所述抗氧化喷洒机构设置在所述下料机构的物料输出口附近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细碎室的物料输出口经物料管路与下料机构直接连通,所述抗氧化喷洒机构抵近设置于所述下料机构的物料输出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细碎室的物料输入口通过进料控制器与进料机构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抗氧化喷洒机构还与抗氧化调速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金属粉末抗氧化装置还包括:风机,至少用以在所述抗氧化装置内形成能够驱使细碎处理后的金属粉末从细碎室向下料机构运动的气流。
进一步的,所述的金属粉末抗氧化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下料机构连通的收尘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下料机构的物料输出口处还设有关风机。
一种金属粉末抗氧化方法,包括:将经脱氧热处理过的金属粉末输入细碎室进行细碎后直接通过物料管路输入下料机构,并立即从下料机构的物料输出口输出,且在输出的同时还以抵近设置于下料机构的物料输出口处的抗氧化喷洒机构向输出的金属粉末喷洒抗氧化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至少在于:藉由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和装置可以简化破碎后对金属粉末进行抗氧化的工序,减少对金属粉末形貌的影响,也可以缩短金属粉末从还原到抗氧化的时间,降低金属粉末在抗氧化工序前的氧化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例之中一种金属粉末抗氧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进料机构1,进料控制器2,细碎室3,物料管路4,下料机构5,抗氧化剂存储罐6,抗氧化调速机构7,抗氧化喷洒机构8,风机9,收尘机构10,关风机11。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案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具体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金属粉末抗氧化方法,其包括:对金属粉末进行细碎处理,同时向细碎后的金属粉末喷洒抗氧化剂。
更为具体的,可以将经脱氧热处理过的金属粉末输入细碎室进行细碎后立即输出,且同时向输出的金属粉末喷洒抗氧化剂,其中,抗氧化剂的喷洒速度可随金属粉末的细碎速度而同步提高或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在金属粉末破碎时进行抗氧化的设备,包括粉末的破碎装置,抗氧化剂的喷射装置等等。
较为具体的,该金属粉末抗氧化装置可以包括:
用以对待处理的金属物料进行细碎处理的细碎室,
用以接收细碎处理后的金属粉末并立即将其输出的下料机构,
以及,用以向下料机构输出的金属粉末喷洒抗氧化剂的抗氧化喷洒机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细碎室的物料输出口可经物料管路与下料机构直接连通,所述抗氧化喷洒机构优选抵近设置于所述下料机构的物料输出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抗氧化喷洒机构还与抗氧化调速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金属粉末抗氧化装置还包括:风机,至少用以在所述抗氧化装置内形成能够驱使细碎处理后的金属粉末从细碎室向下料机构运动的气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铜宝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铜宝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06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控镍纳米线的制备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提高钢包运转效率的钢包热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