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缸往复式高压水泵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0814.1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4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黄向阳;余昌袁;易定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海山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9/109 | 分类号: | F04B9/109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往复 高压水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缸往复式高压水泵。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的高压水泵通常是采用多级离心泵和机械式曲柄连杆传动的往复式泵。离心式泵送机构的能量损失较大,整体效率低,多级离心泵很容易产生腐蚀、磨损,使用寿命短,且整体装置内部结构复杂,维修和维护工作量大、成本高;而机械式曲柄连杆传动的往复式泵由于曲柄连杆存在回转摩擦副,容易造成摩擦副不良润滑,易损坏,传动机构动力传递效率低、体积大、部件磨损快、维修困难。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发明专利CN103603783A公开了一种液压注水泵送装置,该装置由液压油缸和注水缸组成,液压油缸活塞杆往复运动带动注水缸活塞往复运动,实现连续的进水和排水功能,将液压系统的流体动能转换为水缸活塞往复运动的机械能,可以有效提高动力传递效率;然而,由于其仅在注水缸对应其无杆腔的一端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使得液压油缸活塞杆一次往复运动只能带动注水缸进行一次进水和出水,工作效率不高;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通常是采用液压注水泵送装置两台配对使用,即将液压注水泵送装置一台作为左缸,另一台作为右缸,共同安装在一个平台上,且必须对称安装以保证相对位置,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造成了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能量损失小,工作效率高的双缸往复式高压水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缸往复式高压水泵,其包括液压油缸和水缸,所述液压油缸和水缸通过连接件连通,所述液压油缸和水缸内分别设有油缸活塞和水缸活塞,所述油缸活塞和水缸活塞通过活塞杆连接,所述水缸一端设有与水缸有杆腔连通的第一吸水单向阀和第一排水单向阀,所述水缸另一端设有与水缸无杆腔连通的第二吸水单向阀和第二排水单向阀。
所述油缸活塞外侧至水缸活塞内侧的距离,大于所述液压油缸底部至水缸内的连接件一端的距离。该设计使得油缸活塞外侧抵靠在液压油缸底部时,水缸内的连接件一端与水缸活塞内侧保留有间隙,从而确保水缸的有杆腔始终具有一定的容水空间。
所述连接件另一端与活塞杆的套接处并排设有油密封圈和水密封圈。该设计可有效提高液压油缸的油、水密封性能以及水缸的抗污性能,从而提高了双缸往复式高压水泵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所述液压油缸两端分别设有用于检测油缸活塞位置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该设计可检测油缸活塞在液压油缸内的位置,以便及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油缸活塞换向,从而有效保护油缸活塞和水缸活塞,确保水缸的正常吸收和排水过程。
所述第一传感器安装在油缸活塞外侧与液压油缸底部的抵靠点处,所述第二传感器安装在油缸活塞内侧与连接件的抵靠点处。该设计使得油缸活塞在液压油缸内的行程达到最大。
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均为霍尔传感器。
所述第一吸水单向阀、第一排水单向阀、第二吸水单向阀和第二排水单向阀均为插装阀。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该双缸往复式高压水泵由一液压油缸和一水缸组成,液压油缸内与油缸活塞连接的活塞杆往复运动时,可带动与活塞杆另一端连接的水缸活塞作往复运动,由于水缸一端设有与水缸有杆腔连通的第一吸水单向阀和第一排水单向阀,同时在水缸另一端设有与水缸无杆腔连通的第二吸水单向阀和第二排水单向阀,使得活塞杆作一次往复运动,可以带动水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各进行一次吸水和排水过程,即水缸的有杆腔进行吸水时,无杆腔进行排水,而有杆腔进行排水时,无杆腔进行吸水,从而实现了水缸的连续进水和排水功能,与传统水泵活塞杆作一次往复运动只能进行一次吸水和排水过程相比,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有效地提高了动力传递效率,减少了能量损失,降低了成本。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能量损失小,工作效率高、耐干磨,抗污性能强,水压调节范围广等优点。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往复式液压高压水泵外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缸往复式高压水泵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缸往复式高压水泵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海山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海山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08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